維生素K3是什么?
維生素K3(VitaminK3),別稱甲萘醌亞硫酸氫鈉。維生素K為肝臟合成凝血酶原(因子Ⅱ)的必需物質,還參與因子Ⅶ、Ⅸ、Ⅹ的合成。缺乏維生素K可致上述凝血因子合成障礙,影響凝血過程而引起出血。此時給予維生素K可達到止血作用。本品尚具鎮痛作用,其鎮痛作用機制可能與阿片受體和內源性阿片樣物質介導有關。天然的維生素K1、K2是脂溶性的,其吸收有賴于膽汁的正常分泌。維生素K3是水溶性的,其吸收不依賴于膽汁,活性也較強。口服可直接吸收,也可肌內注射。吸收后隨脂蛋白轉運,在肝內被利用。肌內注射后8~24小時起效,在肝內迅速代謝,經腎臟及膽道排泄,不在體內蓄積。
注意事項
本品可通過胎盤,臨產孕婦應盡量避免使用;對肝素引起的出血傾向無效;新生兒應用本品可能出現高膽紅素血癥。
嚴格掌握用法、用量,不宜長期大量使用。用藥期間應定期測定凝血酶原時間(PT)。
關鍵詞: 維生素K3是什么 服用維生素K3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甲萘醌亞硫酸氫鈉 肝臟合成凝血酶原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