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王楠】近日,老牌電子巨頭東芝因公司利潤暴跌以及高管辭職后陷入動蕩。
據外媒2月15日報道,東芝公司周二表示,其首席運營官柳瀨五郎(Goro Yanase)已經辭職,因審計人員發現他挪用公司資金。
東芝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柳瀨五郎曾多次提交娛樂費用,卻沒有報告與會者的姓名,違反了東芝集團的規定。
此外,東芝日前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2022年10-12月的第三季度營業利潤同比下降87.5%至53億日元,遠不及分析師普遍預期的369.5億日元。該公司還將截至今年3月份的2022財年全年營業利潤預期從此前的1250億日元下調至950億日元。
公開資料顯示,東芝創立近150年,以做鐘表起家,由生產燈泡開始壯大,日本第一臺國產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吸塵器、電飯煲等都是由東芝開始,是日本最大的綜合電子電器企業之一。
而東芝經營危機的開端,來自于2006年以54億美元(約合7172.3億日元)收購美國西屋電氣公司。東芝當時以三倍的價錢得到了西屋之后,其核電站事業進一步強化,但隨后遭遇到福島核電站問題,導致全世界范圍內開始討論核電站的安全問題,很多國家也都陸續停止了核電站的計劃。核電站建設訂單驟減,使核電業務反而成了東芝的運營包袱,出現了巨額虧損。隨后東芝通過不斷售賣相干業務,來填補虧損的空缺。
2015年,東芝將旗下的圖像傳感器CMOS業務以1.55億美元(約合205.8億日元)賣給了索尼;2016年將自己的核心賺錢業務——醫療器械業務以近60億美元(約合7969.2億日元)賣給了佳能;2018年東芝將存儲業務的大部分股權,出售給了由貝恩資本、蘋果、SK海力士組成的財團。
由于公司面臨較大經營壓力,2022年4月,東芝開始公開征集包括股票私有化在內的重組方案。根據日本共同社最新報道,圍繞東芝公司經營重組,日本國內投資基金“日本產業合作伙伴”(JIP)陣營提出了收購的最終方案,預計收購額達到2萬億日元的規模。
責任編輯:Rex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