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對于很多從事零售業的人來說,成為“胖東來”都是一個不容易實現的夢。
追趕它的難度不僅在于服務顧客的細致程度,更難得的是成為于東來——
(資料圖)
那個將遙遠的夢變為現實的人。
每一個到過胖東來超市的人都會被它的細節打動。
單從外觀來看,這座矗立在河南許昌七一路上的米黃色建筑物并沒有什么特別,但若穿過寬敞的馬路走進廣場,便能看到它所帶來的驚喜。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胖東來時代廣場在門前準備了一大塊區域,支上遮陽棚,專門供顧客停放小型電瓶車。
碰到夏天天氣炎熱,超市還會在一旁準備專門用以車座降溫的工具。
胖東來時代廣場門口的停車棚
距離停車場不遠的地方,還有一個免費的打氣筒——
2006年,胖東來創始人于東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到一位男性顧客家中拜訪做客,談話間對方提出建議,希望賣場可以準備一個打氣筒,以便騎車的顧客不時之需。
那個時候人們的出行工具尚且單一,多為自行車。于東來覺得此建議很實用,便記下了,第二天打氣筒就出現在了商店門口,如此一堅持便是十幾年。
類似的細節填滿了胖東來超市的每一個角落,比如:
在室外停車場的旁邊,商場為顧客的寵物準備了一個臨時住處,飲水機、排便袋、小飯碗……一應俱全。
胖東來為寵物準備的寄存處
門口廣場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洗手池和凈水區,水溫冬熱夏冷,前者為清洗準備,后者則是可以直飲的飲用水。
圖源:下班威龍
外賣服務上線后,胖東來在賣場的后門準備了一片區域,專門用來存放線上訂單,并在墻上貼明號碼牌,方便騎手取單。如果商品總重超過一定數量,還會給予騎手補貼。
可以說,每一個路過時代廣場的人都可以享受到胖東來的服務,哪怕不曾走進商場、從未在此消費。
走進胖東來,驚喜還在繼續。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人們或許很難想象一間大型超市會將服務做到這樣的程度。
門口的存包柜不僅不限時免費,而且頂部還有一排冷藏功能柜,方便顧客存放冷凍物品。
僅是購物車就有6種,其中不僅有高矮、容量的區別,在為老年人專門準備的購物車上,還配有板凳與放大鏡。
海鮮區的盛取工具皆為漏勺,塑料袋也做了開口處理,一旁的提示牌上明確寫明:“我們只賣商品,不賣水”。
賣場內所有電子秤默認“去皮”模式,不僅包裝袋不會收取額外費用,碰到豆腐一類含有較多水分的物品,工作人員在稱重時還會主動將水瀝出。
圖源:大海去旅行
將物品擺放整齊是最基本的。
相比之下更讓人驚嘆的是,對于一些難處理的瓜果、蔬菜,賣場會洗凈、削皮、切塊之后再擺上貨架。像西瓜、榴蓮等不好拿取的水果,超市也會為其準備專門的網兜。
圖源:大海去旅行
但這些還不夠。
胖東來最讓人“難以置信”的服務,其實是在部分商品標簽上,直接標明進貨價和零售價,各項利潤多少一目了然。
過去曾有外地網友對此持懷疑態度,結果當其親眼所見后才發現,不只是價格和利潤,標簽上還有產地和供貨商電話。
在熟食區極為顯眼的地方,超市準備了一面墻,專門展示賣場食物的烹飪方法和所需食材。
在一些商家以“獨家配方”博取噱頭的當下,胖東來選擇將一切坦然地展現給所有人,所謂“一站式服務”的極致,大抵如此。
“許昌人都被胖東來慣壞了,去了別的超市總覺得差點意思。”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這句話在業內廣為流傳。許多好奇的企業家聞訊趕來,試圖一探胖東來的“真實面目”,小米的CEO雷軍就是其中之一。2017年,他專程跑到許昌“朝圣學習”,回去后他在個人社交媒體平臺上寫道:
“胖東來,在中國零售業一直是神一樣的存在。”
后來,又有一位國內知名企業的董事長蒞臨參觀,在賣場的衛生間里轉了一圈后,他發現這里不僅配有殘疾人專用衛生間、無性別衛生間、兒童廁所和母嬰室,還在洗漱區域提供了吹風機和烘干機。
回去后,大受震撼的他對著媒體說:
“沒有來到胖東來之前,我以為將顧客服務成這樣只是一個夢。”
在胖東來購物的人
可以肯定的是,胖東來現在的樣子,就是創始人于東來內心世界的外在表達。
也許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一路走到今天,我的希望不是做生意,而是想讓更多人幸福地生活。”
于東來
1966年,于東來出生在河南許昌。
年少時不愛讀書,整日里逃課和鄰居大哥混在一起,毫不夸張地說,他討厭一切和學習相關的事情。
照相機剛剛興起那會兒,于東來見鄰居大哥整日坐在院子里擺弄,他很羨慕,在心底默默盤算著自己也要弄一臺。
單憑零花錢買不起,他便跑回家偷拿父母的錢,最終買相機的心愿雖實現了,但因為錢財“取之無道”,他挨了父親一頓胖揍。
這之后,只要家里不見了東西,父母第一反應都是問責于東來,被最親近的人質疑人品是一件非常糟糕且難堪的事情,所以在某次被冤枉偷錢后,倍感委屈的于東來一氣之下跑出了家門,就連學校也沒再去過。
而這一年,于東來剛剛小學畢業,算算時間,他也就上了6年學。
年輕時的于東來
輟學之后,閑不住的于東來前后嘗試過許多營生,那幾年,他折騰過冰棍、花生,也倒賣過電影票,花樣玩兒了不少,但口袋里的票子卻不見長,眼見著就要窮途末路,他只好聽從家里人的建議,去到一間橡膠廠打工。
于東來打小就調皮搗蛋,但不能否認的是,不安分的孩子都有一些小聰明。到了工廠沒多久,憑借著靈活的腦瓜和過硬的技術,他很快被提拔為車間工段長。
盡管職位不算高,但對于一個職場新人來講,確實是一個極大的鼓勵。日子越來越有盼頭,彼時18歲的于東來心想,往后再使使勁兒,說不定25歲之前就能當上副廠長。
但現實從來不按計劃走。
年輕時的于東來
當上車間工段長后不到一年,橡膠廠迎來大改革,業務范圍發生了改變,人員組織框架也隨之變動。
自覺一向表現良好的于東來,不知為何被降了職,薪資也比從前低了不少。氣不過的他找到領導詢問理由,對方也只是含糊其辭。
本就心高氣傲的于東來越想越覺得委屈。如此別扭了小半年,始終無法平復內心的他最終還是選擇辭職,帶著滿腔的憤懣回了家。
再次成為無業游民,于東來忽感羞愧。也快二十歲的人了,身邊的同齡人要么乘著高考恢復的東風進入了大學;要么也早早找到了工作,人生逐步走向安穩。
再看看自己,闖蕩社會也有幾年光景了,不僅沒賺到錢,到頭來還把工作弄丟了。
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于東來躲在家里不敢見人,偶爾走在路上碰見熟人,也會趕忙躲開。夜深人靜的時候他也想,什么時候能輪到自己有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他一定好好抓住,絕不松手。
于東來舊照(右二)
默念的次數多了,老天似乎真聽到了他的愿望,沒過幾年,還真給了他一個圓夢的機會。只是天上掉下的餡餅往往也帶有陷阱,稍不留意,就容易跌進萬丈深淵。
1990年之前,煙酒糖仍屬于計劃經濟產物,施行專營制度,只允許部分授權店售賣,供不應求。那時候在一些隱秘的“地下小商店”里,也會有一些人拿著不知道從哪里得來的煙酒糖倒賣,輕輕松松便能賺上一筆。
這不是什么不能說的秘密,那時做小本生意艱難過活的小商販,其實都想過憑此發財。只是絕大部分人“有賊心,沒賊膽”,但于東來不同,他既有“賊心”,也有“賊膽”。
當時的于東來年輕氣盛,一心想著出人頭地,見人家倒賣煙草都賺了錢,他也眼紅。
有一天,一位聲稱“有門道”的男人找上門,告訴他自己存了一批煙草,保證是真品,而且價格很低。
于東來本不想摻和此事,但聽了男人的超低報價,他還是動心了。趁著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抱有僥幸的于東來再次找到了男人:開箱、驗貨、交錢、提貨,一切順利。
回家的路上于東來將車開得飛快,滿心歡喜地幻想著日后發財的日子。
可是快樂轉瞬即逝,那天他前腳剛把煙拿回家,后腳警察就叩響了房門——后來他才知道,男人賣給自己的那批香煙,其實是“見不得光”的賊贓。
人贓俱獲,于東來連解釋的余地都沒有,最終因為涉嫌非法倒賣,他被關進了拘留所。
年輕時的于東來
興許是咽不下心里的氣,離開看守所之后,他愈發渴望找到“一夜暴富”的機會。都說“人不能在一個地方摔倒兩次”,但他偏偏不信邪。
當時于東來不知道從哪里聽說,西安郊區某工廠能“搞”到名牌香煙,他問到地址后,竟真的開車去了,而且當天晚上就進了一車的貨。
又是一個月黑風高的夜,于東來駕駛著貨車竄上了高速,不想還沒走出西安地界,便又被警察逮了個正著。
第二次從看守所出來后,于東來不僅沒了尊嚴,連家底兒都賠得一干二凈,而且還欠了幾十萬的外債。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自覺沒臉再回家鄉見爹娘的于東來,只好先留在西安打工。
起先他想開礦,奈何沒經驗沒背景,折騰了半天也只找到一個護礦的工作。那段時間他白天干,晚上忙,一天工資2塊5,就這么堅持了2個月,到了月底該結錢了,不想煤老板跑路了,忙活一通“啥球都沒有”!
風雨里走一遭,窮途末路的于東來踏上了回鄉的路。
這是1993年,27歲的于東來不僅沒有實現成為“人上人”的夢想,還背上了近30萬的債務。
“咋就我這么倒霉呢?”
1995年之前,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于東來。
年輕時的于東來
于東來上頭還有一個哥哥,名為于東明,高中畢業后便到工廠打工,靠著撿煤渣、賣賀年卡等小買賣攢下了一筆錢。
日日看著自家弟弟垂頭喪氣,做兄長的心里也不舒服。和自家媳婦商量了一下,于東明痛快地拿出了一筆錢,打算繼續支持弟弟創業。
1992年,改革開放開啟了嶄新的篇章,煙酒糖也逐漸從“計劃”走向市場。
于東明覺得這是個機會,便建議弟弟也開一間煙酒糖批發小店,一是因為于東來有經驗,二是之前吃過虧,往后也會更加謹慎。
計劃蟄伏了幾年,終于在1995年的春天變成了現實。
當時兄弟二人將店取名為“望月樓胖子店”,后來到了1997年8月,又更名為“胖東來煙酒有限公司”。
第三次進入煙酒零售領域,于東來已27歲,經歷了牢獄之苦,也嘗遍了現實酸楚。新店開業時,于東來看著貨柜上的各類商品,內心深處猛得泛起一陣悲涼。想想過去幾年,自己也曾拼了命地,甚至不擇手段地往上爬,但結果卻是一場空。
所幸,命運還愿意給他一個從頭再來的機會。
“我那時就告訴自己,別的什么都不要想,就踏踏實實地好好開店,勤奮一點,那才是真正的財富。”
胖東來前身“望月樓胖子店”
望月樓胖子店開張時,假煙、假酒大行其道。彼時市場經濟剛剛冒頭,顧客缺少最基本的辨別能力,極度渴望擺脫貧窮的小商小販,也在無窮的欲望中喪失了善惡感。
吃過虧的于東來深知謊言對于一個人、一間店的打擊有多大,因此自店鋪開門營業起,他就將“用真品,換真心”做成橫幅標語掛在了門口。
胖東來最初的標語
為了保障貨真價實,那時每次進貨時,都是于東來和于東明二人親自開車去取貨。貨到了店里,于東來便要求員工第一時間在每一盒香煙的包裝接縫處蓋上店鋪的印章,以此證明商品全新未開封。
若遇到想買一整條香煙的顧客,那就在此基礎上,再于紙盒外包裝的開口處蓋上印章。
為了表明自己“賣真貨”的決心,于東來還喊出了“隨意鑒別,假一賠十”的口號。一些看不慣于東來的同行,會拿著從胖東來買來的煙酒到鑒定中心,本想借此讓其難堪,但結果無一例外全是真品。
時間久了,鑒定中心的工作人員再看到印有“胖東來”(望月樓)標識的香煙時,就會直接回絕:“他們家的煙放心抽,沒有假的。”
望月樓胖子店購物人群
“真品”美名在外,于東來也同樣等到了“真心”。
那時候每天清早,還未到開店時間,望月樓胖子店門口就擠滿了等待購物的顧客,碰到逢年過節,長隊更是直接排到了大馬路上。
實際上,這樣的“盛況”時至今日仍在許昌七一路上演,之前有位媒體從業者為撰寫稿件來到胖東來“實地考察”,那是一個極為普通的周六下午,超市門口已有長達300米的車隊等待入場。
等待停車的過程中,司機告訴那位媒體人,整個許昌只有周二不堵車,因為那天胖東來不營業。
后來等待進入胖東來購物的人群
1995年年底,營業還不到9個月的胖東來實現了“大豐收”,店鋪盈利50萬元。拿著這筆錢,于東來還清了欠下的30萬元債務,又進了一批貨,最后手里還剩下幾萬塊。
快要過年了,于東來又從其中拿出一筆錢直接分給了店里的員工。當時店里一共10個人,當地平均工資為300元,可胖東來的員工薪資每月最少也有1000元,等到1996年,這個數字又上升到了1200元,而在當時,15000元便足夠一個人在農村蓋4間房子。
1997年10月,“胖東來煙酒有限公司”有了第一家分店,生意持續火爆,于東來再次給出承諾,努力幫助員工實現“3年掙5萬”的目標。
這原本是一個近在咫尺的夢,可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卻將一切化為灰燼。
最初的胖東來柜臺
1998年3月15日凌晨,胖東來超市突然起火,消防官兵經過一個小時的全力撲救才將大火熄滅。
經調查,此次事故為人為惡意縱火,而行兇人則是3位地痞流浪,就在火災發生前幾天,幾人還到胖東來鬧事,并毆打了兩名店內員工。
最終,這場大火帶走了8條人命,胖東來總店被一夜燒光了3年心血,造成直接損失300余萬元。
“前一天晚上店里剛剛進了貨,五糧液、茅臺酒還擺在大廳。”盡管慘劇已經過去了很多年,胖東來最早一批員工仍清楚記得意外發生的那一天:“一場大火全都燒沒了,什么都沒剩下。”
火災發生后的紙媒報道
火災之后,關于胖東來超市的未來一度是社會熱議的話題,而作為老板的于東來,始終站在風暴的中心。
他很迷茫,也很難過。
從前他好高騖遠,最終落得滿盤皆輸;后來他放下輕狂,踏實做事,可還是遭遇了飛來橫禍,眼前一片混沌。
胖東來遭難后,關于“老板卷錢跑路”的傳言也在坊間不脛而走。于東來得知后立刻貼出通知:凡持有本店購物券的顧客,皆可持券到店辦理退款。令人意外的是,此后幾天竟沒有一人到店索要賠償,提及原因,大家回復也出奇地一致:“我們相信胖東來。”
有一天一位大娘找到于東來,對他說:“小伙子,你可千萬不能被這個事兒干趴下。我和你大爺還有2萬塊存款,如果需要可以借給你。”
“用真品,換真心”,這句于東來喊了3年的口號,在1998年的春天被賦予了更深層的含義。
“在那之前我抱怨很多,1998年之后就再也不想了。做企業不是給自己做的,而是給社會做的。”
于東來說過,自己這一生最看重兩樣東西,一是自由,二便是愛。
如今走進胖東來時代廣場,“愛在胖東來”的標語會出現在賣場的每一個角落,而由此衍生出來的一系列標準化體系,則成了胖東來在業內屹立多年,仍可被稱為“神話”的最核心理由。
1998年年底,于東來重振旗鼓,胖東來重新營業,之后1年持續擴張,直到2000年其所持資產已接近1700萬。
于東來算了一筆賬,發現按照企業如今的發展速度和勁頭,未來所掙到的錢自己有生之年也花不完。
根據于東來自己的講述,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自己拿出了80%的利潤分給員工,而他的終極目標則是“將公司利潤的95%都分給員工”。
雖然網絡上關于這一數字的說法有多個版本,但不可否認的是,胖東來的員工薪資確實遠遠高于許昌當地的平均工資。
曾有多家媒體對此進行過調研、報道,即使具體薪資會根據個人能力及表現略有不同,可最終結論往往都會指向一個方向:
胖東來的工資很高,高到員工根本不想跳槽、轉行,只一心想著與它共同進退。
于東來(左一)到醫院慰問生病員工
然而錢可以留住人,卻不一定能夠留住人心,好在胖東來總有辦法。
現如今在胖東來工作超過10年的員工,已經超過了100名。留住人心的“秘訣”,除了遠高于業內平均水平的工資,于東來的個人魅力與企業整體氛圍也是關鍵所在。
胖東來最早一批員工與于東來對話
胖東來的企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講來,就是于東來本人的精神世界。
1996年,于東來與哥哥拿著幾萬元現金,從許昌跑到北京中國航天基金會。工作人員看著眼前三名“地地道道農民模樣的人”滿心疑惑,等到于東來開口才知道,他們是來捐款幫助國家“造航母”的。
2012年,汶川地震,胖東來先后捐款、捐物750萬元,并組織了160名員工救援隊在第一時間趕往災區。
新冠病毒肆虐時,胖東來在集團官網宣布:“凡參與本次抗擊疫情,堅守崗位造成犧牲的員工,公司給予至少200萬元補償金;暫時不營業的部門員工發放正常工資。”
去年家鄉河南遭遇千年一遇的暴雨水災,胖東來首批捐款就達到了1000萬,在洪災期間,蔬菜也按照成本價銷售。
關鍵詞: 時代廣場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