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能一路走到最后,阿迪達斯與侃爺(美國說唱歌手,時裝設計師Kanye West)之間,最終還是選擇了分道揚鑣。而作為雙方合作的結晶,Adidas Yeezy系列產品不知將何去何從。
隨著阿迪與侃爺的徹底決裂,阿迪的這一銷量王或許即將退出歷史舞臺,對于侃爺而言,也是時候和阿迪達斯說再見了。
阿迪達斯終止與侃爺合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7年前,隨著Yeezy 750、350、950系列的橫空出世,侃爺用最素雅的配色,突破了所有人對Yeezy的期待,也為阿迪達斯帶去無窮想象力。
7年后的今天,阿迪一紙聲明,宣告了其與侃爺合作時代的終結。
北京時間10月25日晚,阿迪達斯正式宣布終止與侃爺合作。聲明表示:侃爺最近的言論和行為是不可接受的、可恨的、危險的,它們違反了公司多元化、包容、相互尊重和公平的價值觀。阿迪將停止生產Yeezy品牌產品,并停止向侃爺及其公司支付所有款項。
一紙聲明過后,阿迪與侃爺決裂,雙方再無關聯。
▲ 圖源:阿迪達斯官網截圖
受此公告影響,阿迪股價大跌9%,而按照福布斯估計,侃爺身價也從20億美元跌至4億美元左右。
關于聲明中所提到的“侃爺最近的言論”,則涉及“種族歧視”相關。
在此前穿著印有“WHITE LIVES MATTER(白命貴)”字樣的T恤后,侃爺又繼續發布了一系列反猶太主義言論,引發巨大社會爭議。與此同時,侃爺的Twitter、Instagram等社交網絡賬號也因此被封。
而真正壓垮雙方的合作關系,使得阿迪憤而與之決裂的則是接下來的兩件事。
其一,便是有“白人至上”團體公開表示“侃爺對猶太人的看法是正確的”,并對行人行納粹禮;其二,侃爺更是在采訪中直言,即便他發表反猶太言論,阿迪也離不開他。
如此囂張的言論,使得網民炸了鍋,阿迪也徹底與之決裂。
▲ 圖源:阿迪達斯中國官網
事實上,這已非近期首個與侃爺“分手”的品牌了。
9月中旬,美國時裝零售品牌Gap以雙方合作方式意見不一為由,宣布與侃爺終止合作;10月23日,巴黎世家母公司開云集團,也以侃爺發布與種族歧視相關的爭議言論為由,宣布終止合作;不久前,侃爺簽約的經紀公司CAA也宣布與侃爺解除關系。
如今,侃爺爭議言論的發表,外加與阿迪達斯之間積怨已久,雙方徹底決裂倒也不足為奇了。
Adidas Yeezy前途未卜
隨著阿迪達斯與侃爺終止合作沖上熱搜,一個大家較為關注的點在于Yeezy鞋怎么辦?
作為近年來幾乎唯一一個不靠“復古”和“復刻”走紅的潮流鞋款,Yeezy對潮流圈的影響可謂有目共睹。
2009年,侃爺與Nike首次合作,推出聯名球鞋Air Yeezy 1,一經發售便被搶購一空;2012年,Air Yeezy 2問世,繼續引爆球鞋市場。然而與此同時,Nike與侃爺之間的矛盾也在同年徹底爆發。
在球鞋設計上,作為一個極需自我表達的藝術家,侃爺希望Nike能夠給予其更大的掌控空間和設計空間,然而Nike并未給到侃爺足夠的權利。這也最終導致侃爺與Nike決裂,轉投阿迪達斯的懷抱。
2013年,阿迪正式簽約侃爺,不僅給了他豐厚的簽約費用,也順應其要求給予了后者更大的創作空間。
▲ 圖源:得物APP截圖
在阿迪的全力支持下,2015年,侃爺在一年時間內便發布了Yeezy 750、350、950三個系列。
2016年,Yeezy系列中最具有戰略意義的Yeezy 350 V2發布,拋棄了限量發售、饑餓營銷策略,上線3分鐘便賣出近3萬雙,首日銷售額輕松破億,至此,侃爺的“全面椰子”企業正式啟動,侃爺也完成了自己曾經的承諾。
如今,Yeezy系列產品占據了阿迪達斯8%的銷售額。2021財年,阿迪達斯Yeezy系列運動鞋的銷售額達近17億美元,同比增長31%,稱之為阿迪目前的“銷量王”也不為過。
不過歷史的發展往往不如人意,近來,阿迪與侃爺之間也逐漸心生嫌隙,后者更是公開diss阿迪抄襲,掀起了一場口水仗。
最初,侃爺公開炮轟阿迪所推出的酷似Yeezy系列的拖鞋以及洞洞鞋,聲稱阿迪達斯抄襲自己的Yeezy設計;而后,侃爺更是搬出了一套《Ye子兵法》,揚言要與阿迪達斯決裂,并讓阿迪CEO Kasper Rorsted付出代價。
然而這一系列操作,阿迪始終未作出回應。
▲ 圖源:網絡
這些年來,侃爺也一直希望進入阿迪達斯的董事會,并試圖與阿迪談判,獲得侃爺與 adidas設計的所有 Yeezy 系列鞋款 20% 的永久版權費。
而在10月上旬,阿迪在與侃爺的重重矛盾下,表示要“決定對該合作關系進行評估”。至此,雙方關系降至冰點。
直到因種族歧視言論,阿迪決定徹底放棄與侃爺合作。
當阿迪與侃爺決裂后,Adidas Yeezy或許也將同Nike Air Yeezy一樣,最終從街頭消失,只留在浩瀚球鞋史中。
迷茫的阿迪達斯
對于本就業績承壓的阿迪達斯而言,失去Yeezy之后,想要趕超Nike的難度更大了。
財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阿迪達斯凈利潤暴跌62.6%,僅有1.79億歐元,同時,毛利率也下滑至49.1%。
受此影響,阿迪也將全年凈利潤預期大幅下調,由此前的13億歐元,調整至5億歐元,下調幅度超60%。而阿迪業績的衰退,與其敗走中國等市場不無關系。
▲ 圖源:贏商云智庫
2021年,一起“新疆棉事件”給了在華的國際運動巨頭致命一擊。隨著抵制新疆棉的公告發布,國內民眾開始自發抵制耐克、阿迪等辱華品牌,予以反擊。
2020年,耐克和阿迪仍以43%的市場份額霸占著中國運動市場的前兩名,而在今年二季度,耐克、阿迪在華營收雙雙大幅下滑,后者更是創下在中國30年來最差記錄。
當阿迪業績連續5季度下滑,其CEO曾揚言“在中國還有很大成長空間”,不過在幾個月前,他卻已主動提了離職,理由很簡單,自己也犯了錯,“不夠了解中國消費者”。
如今,對比阿迪因侃爺“反猶”而終止合作,與面對新疆棉事件時的拒不道歉,也難怪網民義憤填膺。
在微博平臺,#阿迪達斯終止與侃爺合作#詞條某條熱門微博的評論區,“我記得它是辱華品牌來”的評論占據熱評第一。
▲ 圖源:微博截圖
在知乎平臺相關問題的回答下,一條“辱華可以,反猶太不行,老雙標了”的回答,也占據高贊。顯然,互聯網是有記憶的。
▲ 圖源:知乎平臺截圖
如今阿迪的業績暴跌,或許也正與其管理層對中國等市場的誤判有關。
在安踏已經超越耐克、阿迪,成為中國運動市場第一的當下,而迷茫的阿迪,還未找到未來的路。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