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已經(jīng)下葬了,她去世之后關(guān)于她的私藏珠寶繼承一事一直在被大家津津樂道。
【資料圖】
傳言和八卦有很多,有說留給最愛的孫女夏洛特公主的,也有說給凱特王妃的,還有說給安妮公主的。
*傳給夏洛特公主是編得最具體的,原因是夏洛特最像女王本人,也最受她喜愛。而且連后續(xù)都有,說是夏洛特成年之前都由凱特王妃負責保管……
但其實在新千年以后,英國王室成員中去世的有女王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女王的母親伊麗莎白王后、女王的前兒媳戴安娜王妃,以及女王的丈夫菲利普親王,他們生前都是有巨額財富的人,但王室至今沒有公開他們的遺囑,關(guān)于財產(chǎn)、珠寶的分配,也都是各類吃瓜網(wǎng)友的猜測。
所以關(guān)于女王珠寶的繼承,暫時是沒有答案的,咱們還是看以后有哪些珠寶會出現(xiàn)在誰的身上,來得更實際吧。
雖然不知道女王的珠寶留給了誰,但我們還是可以來數(shù)一數(shù)女王的珠寶收藏們。
女王的珠寶有多少呢?英國曾出版過一本名叫《女王的珠寶》(The Queen"s Jewels)的書,根據(jù)書中統(tǒng)計,女王有300多件頂級珠寶藏品,包括5枚吊墜、15枚戒指、14塊手表、46條項鏈、37 條手鏈、34對耳環(huán)、98枚胸針、約50頂王冠等等。
這些珠寶一部分是屬于英王室專屬,屬于某個位置的人,另一部分則是女王收藏,歸誰送誰女王說了算。
以上要是全部一一羅列的話,大概可以有一部電視劇的長度了。所以咱們就挑其中一些比較重要的,有意義或者有故事的珠寶來說說。
今天我們就先來說說第一部分,女王的冠冕們。
女王的冠冕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作為女王這個身份擁有的有政治功能的王冠,一類是女王從親友處獲贈或繼承來的,還有一類屬于女王自己要求定制的。
# 女王的冠冕 #
王室職能王冠
1.圣愛德華王冠
圣愛德華王冠應(yīng)該是最古老的一頂,這頂王冠有兩個版本,最初的圣愛德華王冠屬于英格蘭國王圣愛德華。后來王冠被損壞,現(xiàn)在這版是原版的復制款,誕生于1661年。
圣愛德華王冠象征王權(quán),只會用于君主的加冕典禮,只有在位的國王或者女王才擁有佩戴的權(quán)利。
并且每位君主也只有一次的佩戴機會,也就是在他們加冕典禮上。登基以后女王也再沒有戴過它。
當然,這其中也可能有一個原因:就是這頂王冠真的有夠重的。黃金主體,再加上面鑲嵌的多達3000顆的鉆石珠寶,圣愛德華王冠重有2.2公斤,也就是4.4斤。嗯,果真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而且這頂王冠最初其實更重,也是在后代不斷調(diào)整更新以后變成現(xiàn)在這樣的。
后來女王還在采訪中有提到戴了這頂王冠就屬于“不能低頭,否則王冠會掉”的場景:
*“(戴著它)你不能低頭看演講稿,你必須把演講稿拿起來,否則你的脖子會折斷,它也會掉下來。”
它的重量也勸退過不止一位君主,除了女王公開說它非常重以外,維多利亞女王直接給自己定制了帝國王冠來進行加冕儀式,重量為1.06公斤,約是前者的一半。
后來愛德華七世本來想在加冕儀式上重新戴上圣愛德華王冠的,但因為在加冕前做了闌尾手術(shù),導致身體虛弱而同樣選擇了帝國王冠。
*從王冠顏色可以分辨出是帝國王冠
另外還有一個八卦,據(jù)說女王為了讓自己能適應(yīng)圣愛德華王冠,在加冕前將同樣重量的面粉頂在頭上進行練習。
在其它時候,圣愛德華王冠也只能由三個人接觸,一位是英國君主,負責佩戴;另一位是坎特伯雷大主教,在加冕典禮期間負責傳遞;還有一位是王冠珠寶商,負責維護。當君主不佩戴它時,它便會被帶到倫敦塔展出。
至于這頂王冠究竟值多少錢?據(jù)估計,圣愛德華王冠的價值為3100萬英鎊,大約2.6億元人民幣。
但官方說法是,王冠上的珠寶都是無價的藝術(shù)品,所以很難給出確切的數(shù)值。也是,要有一天英王室需要把王冠拿出來變賣了就真的是“見證歷史”了......
2.帝國王冠
比圣愛德華王冠出鏡率更高也更出名的應(yīng)該是這頂?shù)蹏豕冢踉岫Y上也被放在她的靈柩上,直到下葬前被取下。
除此之外,女王會在一年一度的國會開幕典禮上佩戴。女王加冕現(xiàn)場所佩戴的是圣愛德華王冠,而官方照中所佩戴的就是帝國王冠了。
前面說過,帝國王冠制造的初衷是為了代替圣愛德華王冠。所以它的樣子也是圣愛德華王冠的“高仿版”。
*左邊為圣愛德華王冠,右邊為帝國王冠
它的第一任擁有者維多利亞女王18歲就繼承了王位,當時的她同樣難以承受4.4斤重的圣愛德華王冠,于是她委托了王室御用珠寶商Lung Dell&Bridge以圣愛德華王冠為藍本,重新鑄造了一頂新的加冕王冠:帝國王冠。
雖說是高仿,但價值可絲毫不遜于圣愛德華王冠。初代的帝國王冠由金、銀、鉑金鑄造而成,王冠上共鑲嵌了2868 顆鉆石、273 顆珍珠、17 枚藍寶石、11 顆祖母綠以及5枚紅寶石,這上邊每一顆寶石都有故事。
*1838年版帝國王冠的畫像
王冠的主體結(jié)構(gòu)延用了英國傳統(tǒng)的圓形底座,上方兩道拱廊,拱廊的交匯處懸掛有四枚卵形珍珠,這些珍珠原屬于瑪麗一世。
在拱廊的上方托舉著一枚鑲嵌正方形十字花鏤空裝飾的寶球,寶球象征君權(quán),十字架的正中間則鑲嵌著圣愛德華藍寶石。
這枚藍寶石重達330克拉,曾屬于11世紀英格蘭君主圣·愛德華,有超過1000年的歷史,是英國皇家珠寶中歷史最悠久的寶石之一。
圣愛德華其實叫愛德華,只是因為他對基督教信仰有無比的虔誠,所以被稱為圣愛德華,也有叫懺悔者愛德華的。
他對英國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在很多中世紀的藝術(shù)品中,就有很多圣愛德華的形象。
例如在倫敦國家畫廊里的這幅《威爾頓雙聯(lián)畫》。
*這幅畫分為左右兩塊木板,右邊是圣母懷抱耶穌,后面是天使的軍團,象征天堂的部分。左邊是當時的君主理查德二世,跪在地上向耶穌和圣母祈禱。他身邊還站了三個圣人,中間這一位就是圣愛德華,他可以說是英格蘭的保護神了。
拉到近景可以看到,圣愛德華手里拿著一枚戒指,上面的藍寶石,就是圣愛德華藍寶石。
這枚戒指一開始是陪他下葬的。后來他的墳?zāi)贡恢匦麓蜷_,這枚戒指被拿出來,并將上面的藍寶石鑲嵌在了王冠的C位。
他們管這個叫Holy Relic,是一種神圣遺跡,一種圣物,相當于我們說的舍利一樣,信仰宗教的人認為它是帶有宗教魔力的。
正中間的十字花雕飾上,鑲嵌的則是大名鼎鼎的“黑王子”紅寶石。
這塊寶石的歷史要追溯到十四世紀,來自卡斯提爾王國的勝利者Don Pedro從格林納達王國的國庫里奪取了這塊寶石,并把這塊“紅寶石”獻給了威爾士親王愛德華(“黑王子”),來報答他在西班牙北部納赫拉之戰(zhàn)中提供的幫助。
此后,這顆寶石中途雖然歷經(jīng)輾轉(zhuǎn),但最終還是留在了英國王室手中。英國歷屆君主都非常珍愛這顆寶石,1838年它被鑲在英國帝國王冠上。
戲劇性的是:這顆重約170ct的“黑王子紅寶石”(Black Prince"s Ruby),直到近代才鑒定出是紅色尖晶石,可謂是鬧了一個大烏龍。
*雖說是尖晶石,但這么大一塊尖晶石也是世間少見了。而為啥這顆寶石中間的顏色是不一樣的則是因為,它最早是被做成吊墜的款式,中間被挖了個洞用來插羽毛,后來珠寶師在修復的時候,用真的紅寶石把中間填滿了。
初版帝國王冠在“黑王子紅寶石”的下方,還鑲嵌有一枚重達104克拉的斯圖亞特藍寶石。
這顆寶石曾先后輾轉(zhuǎn)于愛德華一世、愛德華三世、蘇格蘭大衛(wèi)二世等多位君王之手,1688年光榮革命時,它隨詹姆斯二世一起流亡法國,直到130年后才回歸英國王室,被鑲嵌于帝國王冠之上。
但是在1845年,維多利亞女王在參加英國議會開幕典禮時,由于阿蓋爾公爵的失誤,帝國王冠被摔在了地上,外形嚴重受損。
直到1905年,庫里南鉆石在南非被發(fā)現(xiàn),因為當時南非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這塊鉆石就被獻給了英國。1908年,庫里南鉆石被切割成9塊大鉆石和96塊小鉆石。
*被切割出的9塊鉆石,根據(jù)大小排序1-9號
其中享有“世紀之最”美譽的是“庫里南一號”,重達530.2克拉。英王室為顯示其權(quán)勢,將這顆巨鉆鑲嵌在1661年制作的象征英王權(quán)勢的權(quán)杖上。
另外一顆“庫里南二號”,重達317.4克拉,被鑲嵌在帝國王冠上,“黑王子”紅寶石的下方,取代了斯圖亞特藍寶石原本的位置。
*看這顆格外突出的大閃鉆。說個題外八卦,據(jù)說在切割這枚大鉆石的時候,切割師還因為緊張和興奮暈倒了。足見這顆鉆石的珍貴,萬一失手,估計就是,小命也難保了吧。
1937年,喬治六世加冕時,珠寶商 Garrard對帝國王冠進行了修復,并將被取下的斯圖亞特藍寶石鑲嵌在了帝國王冠的背面。
再到1953年,伊麗莎白二世加冕時,再一次對帝國王冠的頭圍進行了相應(yīng)的調(diào)整,使其與女王的頭圍更為匹配。
所以伊麗莎白二世時期的帝國王冠,是由4顆紅寶石、11顆祖母綠、16顆藍寶石、227顆珍珠及2800顆鉆石組成的,加上王冠下方一顆庫里南鉆石2號,總重為 0.91千克 。
不過到了后來,兩斤左右的重量對90多歲高齡的女王也有點難以承受了。所以2019年開始的國會開幕大典,女王選擇了重量更輕的喬治四世王冠,帝國王冠則被放置在女王旁邊的小桌子上以示權(quán)威。
*后來女王連喬治四世王冠也不戴了,改戴更輕的禮帽。
3.喬治四世王冠
喬治四世王冠是1820年由英王喬治四世為自己的加冕典禮,委托珠寶商Rundell&Bridge制作完成的,當時共花費8216英鎊。
要知道,19世紀的英鎊可比現(xiàn)在更值錢,1英鎊相當于現(xiàn)在的人民幣2400多元,8216英鎊,放到現(xiàn)在就相當于2千萬人民幣!
喬治四世王冠鑲有1333顆鉆石,有4顆是淡黃色的,基座嵌有大量的珍珠。王冠上用玫瑰、薊草和三葉草,分別象征著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
這頂王冠一開始制作的初衷也是男女通用,但是因為外形原因,之后的國王都沒有選擇過它。
慢慢的,它逐漸成為只有執(zhí)政女王和王后才能佩戴的珠寶,從威廉四世的妻子阿德萊德王后開始,維多利亞女王、亞歷山德拉王后和瑪麗王后都曾經(jīng)多次佩戴過它。
直到1952年傳到女王的手里,一般在比較盛大的場合佩戴:女王訪問外國、前面說過的2019年后的英國國會開幕大典,還有加冕禮路上也有戴過。這枚王冠還出現(xiàn)在女王官方肖像,郵票和貨幣中。
這三頂都屬于王室的王冠,只有身份到了才可以佩戴的。
親人贈送繼承冠冕
1.弗拉基米爾冠冕
這頂弗拉基米爾冠冕(The Grand Duchess Vladimir Tiara)女王戴過很多次,誕生于1874年。
它原本是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兒子弗拉基米爾命令俄國宮廷御用珠寶商Bolin打造了來作為結(jié)婚禮物送給他的妻子,弗拉基米爾大公夫人瑪麗亞的。
*弗拉基米爾大公夫人瑪麗亞
這頂冠冕的最初是由15個鉆石環(huán)和水滴形的珍珠組成,當時耗資 48,200 盧布。
后來俄國革命,王室流亡,瑪利亞也去世了,此后她的女兒為了生計,將這頂冠冕以28,000英鎊的價格賣給了當時鼎鼎有名的珠寶狂人英國的瑪麗王后。
查了一下,19世紀末的1英鎊相當于9盧布,也就是說,瑪麗王后是高價買入這頂王冠的。
其實當時28000英鎊打包買入的應(yīng)該還有一條鉆石項鏈,不過就算兩個加起來,比起當時這頂冠冕的制作費用,還是應(yīng)該高出不知道多少臺階了。更何況,據(jù)說因為流亡,這頂冠冕已經(jīng)不復光彩,甚至連上面的鉆石也有所缺失。
不過瑪麗王后毫不在意,千金難買她喜歡,果真不負她珠寶狂人的盛名。
買到手以后她請來王室御用珠寶商Garrard一同商議這頂冠冕的改造方法。
她先是請Garrard將冠冕上缺失的鉆石補齊,又將鉆石環(huán)中的珍珠改為可拆卸式,并找來15顆祖母綠作為替換。
1953年,瑪麗王后去世,這頂冠冕遺贈給了孫女: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女王對這頂冠冕解鎖了更多樣的戴法,有時是圈內(nèi)掛珍珠,有時掛祖母綠,還有時直接空圈佩戴。
2.大不列顛及愛爾蘭女孩冠冕
瑪麗王后送給伊麗莎白二世的冠冕可不止一頂。
這頂大不列顛及愛爾蘭女孩王冠,是1893年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的女孩們共同籌款打造,送給瑪麗王后的結(jié)婚禮物。
最初這頂王冠的最上面一圈鑲嵌的是珍珠,后來瑪麗王后又對這頂王冠進行了改造,把珍珠拆下來換成了鉆石,并做成了可拆卸的,底部的鉆圈可以單獨做發(fā)帶。
后來女王結(jié)婚時,瑪麗王后又將這頂王冠作為禮物送給了她。
這頂王冠也成了女王日常佩戴率較高的珠寶,女王在英鎊上的肖像也有戴這頂王冠。
3.情人結(jié)冠冕
還有大名鼎鼎的情人結(jié)冠冕,咱們之前聊戴妃的珠寶時也有講到過。1913 年,瑪麗王后要求 Garrard 用她自己的鉆石和珍珠復制她外祖母黑森-卡塞爾的奧古斯塔公主擁有的頭飾。所以其實這個情人結(jié)冠冕也是個復刻品。
原版的冠冕被奧古斯塔公主傳給了瑪麗王后的小姨,后來被德國貴族拍得,最后下落不明。既然無處可尋,那瑪麗王后就只能自己動手了。
這枚冠冕有 19 顆東方珍珠懸掛在情人結(jié)的蝴蝶結(jié)上,每個蝴蝶結(jié)的中央都有一個明亮的大鉆石。
后來瑪麗王后將它留給了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又將其作為結(jié)婚禮物送給了當時的威爾士王妃戴安娜。
所以其實這頂冠冕是被戴安娜王妃戴火的,但在她與查爾斯王子離婚后,這頂冠冕也被歸還給了伊麗莎白二世。
最近幾年倒是常見凱特王妃佩戴,也算是一種傳承吧。
4.亞歷山德拉王后俄式冠冕
除了這些傳兩代的冠冕,還有一些王冠是傳了三代的。這頂亞歷山德拉王后的俄式王冠 (Kokoshnik) ,非常具有俄羅斯民間頭飾的風格,由488顆鉆石堆砌而成。
這頂王冠最初是亞歷山德拉王后銀婚時收到的禮物,在她去世后這頂王冠傳給了她的兒媳瑪麗王后,瑪麗王后去世后又將其遺贈給了伊麗莎白二世。
這么一看,瑪麗王后死后的珠寶繼承,至少有一部分都是給伊麗莎白二世的。
5.格雷維爾冠冕
除了瑪麗王后送的,女王的母親伊麗莎白王后也提供了一些。
這頂格雷維爾王冠,咱們之前盤卡米拉珠寶的時候就有介紹過。
是由寶詩龍于 1920 年制作,具有蜂窩狀鉆石格子的造型。最初屬于格雷維爾夫人,格雷維爾夫人不是英王室的人,但是是英王室的“密友”,一個社會土豪,而且她也無兒無女,她在去世前,就將自己所有的珠寶都轉(zhuǎn)贈給英王室。
*格雷維爾夫人
其中這頂王冠就成了伊麗莎白王后的最愛,王后去世以后這頂王冠就傳給了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不過女王后來把它送給了卡米拉,作為她和查爾斯的結(jié)婚禮物。卡米拉戴的還滿頻繁的。
定制冠冕
1.緬甸紅寶石冠冕
除了這些繼承來的王冠呢,女王自己也有定制幾頂王冠。
比如這頂緬甸紅寶石王冠,就是1973年,女王委托Garrard 使用她私人收藏的寶石制成的。
它以代表英格蘭的玫瑰花環(huán)的形式設(shè)計,花瓣由銀和鉆石制成,花朵中心由金和紅寶石組成。
頭飾上總共鑲嵌了 96 顆紅寶石;它們最初是 1947 年緬甸政府作為結(jié)婚禮物送給她的項鏈的一部分,在緬甸文化中,96顆紅寶石代表可以抵御96種疾病。他們認為它們有能力保護他們的主人免受疾病和邪惡的侵害。
女王對這頂王冠也很重視,出席隆重場合時經(jīng)常戴它,在2019年會見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時,英國女王就是戴的這頂王冠。
2.巴西海藍寶冠冕
1953年,巴西國送了一組海藍寶項鏈和耳環(huán)給女王當做加冕禮的禮物。據(jù)說巴西總統(tǒng)花了一年的時間才找到。
1957年女王讓王室珠寶商打造了一套與之相配的王冠,當時這頂王冠款式簡約,只有三顆海藍寶。
直到1968年女王拜訪巴西的時候,圣保羅總督又送了女王一些海藍寶的首飾,伊麗莎白二世再將其改造,于是便有了我們現(xiàn)在見到的樣子。
3.喬治六世藍寶石冠冕
另外還有一頂由藍寶石項鏈改造的王冠,也是女王為了搭配其它珠寶而定制的。
女王結(jié)婚時,她爸爸喬治六世送了她一套藍寶石首飾,包括項鏈、耳環(huán),但是沒有王冠。
于是女王就委托皇室珠寶商,用一條藍寶石項鏈改造成了王冠。
這條項鏈最初來自比利時的露易絲公主,在財務(wù)出現(xiàn)問題之后露易絲公主不得不將它們拍賣掉,于是就落入了女王之手~
當然,女王擁有的王冠遠不止這些,總結(jié)來說,女王的冠冕們無一不是極其華麗的,光是母親祖母外祖母留下來的,就夠她戴不過來的了。
我們在B站上也已經(jīng)做了挺多珠寶專題的,包括戴妃的珠寶、溫莎公爵夫人的珠寶,以及卡米拉的珠寶,這幾個珠寶專題里面多多少少都有提到女王的一些收藏,然后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也可以關(guān)注一下哦~
那今天就先說到這兒,下期再來說說女王的胸針、項鏈、耳環(huán)和珠寶套組們~
關(guān)鍵詞: 圣愛德華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