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臺(ID:lanjingcj),作者:YY
導讀:最近《蒼蘭訣》大爆,但因為男女主角都很年輕,并不是演技派,而且相關題材也已經拍爛了。所以這部一開始并不被大家看好的電視劇,在播之前就不受好評、不被期待。
而一些觀眾在看過電視劇以后,發現還不錯。但是直接表達自己的喜歡,會引來群嘲,所以便說自己是“土狗”,就喜歡這樣的劇情。
(資料圖)
但其實,觀眾喜歡《蒼蘭訣》并不是因為“土”。
“小學生看有點幼稚,我這樣的大人看剛剛好”,說的就是目前沒日沒夜追劇的各位“訣人”。
這個暑假和夏天一樣熱的還有《蒼蘭訣》。這部起初并不被看好的古裝偶像劇在諸多大IP、S+的包圍下殺出重圍,成為最強黑馬。
01
暑期檔最強黑馬
《蒼蘭訣》造星成功
8月21日晚,虞書欣在直播活動的結尾收到了消息,由她主演的《蒼蘭訣》在愛奇藝的熱度值突破了一萬。這意味著她擁有了第一部自己主演的爆款劇。
要知道,在平臺關閉前臺播放量后,熱度值成為了鑒定內容熱度的最關鍵指標。在愛奇藝熱度值8000基本上就可以認定為熱播,而能夠破一萬則稱得上絕對的爆款。在《蒼蘭訣》之前,破萬劇集僅有《贅婿》、《人世間》。
不同于其他劇集被觀眾早早押寶、“貸款大爆”,《蒼蘭訣》起初并不被市場看好。
近兩年視頻網站成為劇集的主導者,而作為互聯網企業的他們更習慣使用一套數據思維與流量邏輯進行劇集配置。S+是劇集籌備期的最高規格,往往是“大IP+大制作+頭部演員”。但《蒼蘭訣》卻啟用了尚無爆款代表作的演員主演,更讓書粉擔憂的是這兩位主演此前演技飽受詬病,極有可能毀掉IP。
但開播后,憑借流暢的劇情與精美的服化道,《蒼蘭訣》中后期在熱度與口碑上超越同期S+劇集《星漢燦爛》與《沉香如屑》領跑暑期檔。據該劇制作人王一栩在微博透露,《蒼蘭訣》因開播前不被看好,招商不多,但目前已經不斷刷新同類型VIP會員數據。
判定爆款除了直觀的平臺數據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造星能力。
男主角王鶴棣一度是內娛演技的反面教材,在《遇龍》中他的表演片段被網友反復“吐槽”,甚至還被列入“古裝丑男”行列。但憑借《蒼蘭訣》中東方青蒼一角王鶴棣卻實現了口碑和人氣的飛升。
豆瓣有網友調侃稱,“這是王鶴棣的演技嗎,醫學奇跡了”。據骨朵星番報道,劇集開播后王鶴棣個人微信指數峰值飆升至1157萬,超過同期熱播大劇的各位男主,躍升第一。而“王鶴棣一周漲粉156萬”詞條也登上微博熱榜,成為了截至目前2022年為數不多的“新流量”。
而演員轉型選秀偶像,又重回影視圈的虞書欣,則終于擁有了自己的代表作。所以無論是從劇集還是主演本身來看,這都是一群熱血笨蛋的黑馬逆襲。
02
每個爆款都是
優秀的互聯網產品
雖然不一定每個爆款都有可以復制的方法論,但成功一定是有跡可循的。
作為一部影視作品,劇情是一切的基礎。一位《蒼蘭訣》的劇迷告訴藍鯨記者,“我覺得能讓人追劇上頭的歸根到底是劇情好,男主帥女主美這都只是附加項。只有劇情流暢才會讓人沉浸進去,《蒼蘭訣》就是這樣,雖然有原著但它的改編都是為影視化服務的,即使改動很大也不會讓人覺得魔改,反而認為影視高于原著。”
劇情流暢的關鍵在于每一個推進都是基于人設,而不是強行制造意外。在《蒼蘭訣》中圍繞“愛與尊重”的母題,每個人物的人設從始至終都立得很穩。每個人物做的命運選擇,都是基于人設,這樣才會產生更強烈的宿命感和悲情感。用劇情推動劇情,這是正常的講故事方式。
但在互聯網時代影視劇的“主題”開始被“話題”取代,這是熱搜機制的結果。由于短視頻與社交媒體對大眾時間的侵占,這些場景的熱搜成為了劇集宣傳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市面上出現了不少為熱搜服務的電視劇。
比如《三十而已》、《歡樂頌》等都市劇都帶有明顯的熱搜體質,而這其中的創作原則就是將有助于制造沖突、互聯網討論的話題嵌入劇集中。但這種創作方法就很容易導致人設崩壞,劇情為沖突而沖突,失去了流暢性與完整性。
內容和主題上不應該被熱搜帶著走,并不意味著劇集完全遵照傳統電視劇的創作方法。在互聯網時代,劇集本身也是一種互聯網內容產品,而真正的爆款不僅要具有可看性,關鍵要有參與感和沉浸感。這種將劇集游戲化、沉浸式的運營不僅有助于增加粉絲粘性,同時還有可能帶動劇集相關衍生品的銷售。
在這方面,《蒼蘭訣》幾乎做到了極致。
雖然是架空世界的仙俠故事,但是《蒼蘭訣》幾乎為每一位角色都申請了微博賬號,用于日常更新,儼然劇中人物穿越到了三次元世界。配合著官方幾乎每天更新的劇集花絮,劇情延伸感無限加強。
劇集主角在播劇期間營業基本上已經成為目前影視劇宣傳的標配,但由于劇中角色和真人演員的區別,CP的屬性非常關鍵。此前不少大熱劇集都因為CP營業尺度把握不好反而鬧得一地雞毛。《蒼蘭訣》在營業時側重于營造良好的同事關系氛圍,而不是單純的“情侶氛圍”,把最終解釋權交給觀眾,不失為一種聰明的做法。
從《夢華錄》到《蒼蘭訣》,這些爆款似乎正在矯正影視劇市場的一個誤區:對于內容創作而言話題、創新、反套路并不是最關鍵的。一個真正抓住大眾的內容產品,可能只是精巧流暢的劇情,加入了一些討巧的設計和人設,尊重創作也尊重觀眾。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