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本人選擇居家辦公的第四天。
從風風火火準備囤糧,到習慣從早到晚獨自一人,再到逐漸開始享受空虛寂寞冷……這次,我終于 get 到了獨自居家的寧靜,與哀愁。
關鍵是,這并不算是居家隔離。在切身感受下,我淺淺想象了真正的“隔離”生活——完全失去與外界的具體連接,一切心流都得靠線上溝通。長時間的。
好難。
俗話說得好,失去才知道珍惜。如此情況下, 本不覺得多重要的事,突然變得十分重要: 每天上班見見同事,出門見見朋友,甚至只是見見街上的活人 ……
不過是失去了與外界世界的穩定溝通與接觸,就能讓我們如此難受——更別說那些身處熱戀之中,卻長期無法見面的小情侶了。
《遠距離愛情》
異地戀,本就是親密關系里的一道“難題”。近幾年里,長期異地戀、甚至“異國戀”的情侶們越來越多。
無論是互相擁有不同國籍的,還是一方出國深造,一方留在國內的……
在如今的境況下,他們都各有各的苦與甜。
“異國戀”的苦與甜
對于喜劇演員而言,一段轟轟烈烈的“異國戀”,其實是一個巨大的素材庫。
兩位上過《奇葩說》的女喜劇人——小鹿,張踩鈴,就曾在段子里講過和外國男友由于語言、文化差異而鬧出的諸多笑話。
小鹿跟男友談戀愛的過程中,就經常因為中文溝通上的障礙,“碰撞”出一些荒謬的諧音梗。
“有一天他問我,酸菜魚里面這個魚是什么魚?我說這叫龍利魚。他說,龍利魚是不是這個世界上最孤單(lonely)的魚?”
“還有一天,他問什么叫散文。我說,就是沒有很強的框架結構的,自己隨心的抒發。那個就叫散文。他說,哦,散文魚(三文魚)。”
“一起回老家,他分不清中國人的這些稱呼。我們一家人在桌子上吃飯,我告訴他你要敬這些家里的人,他就拿起一杯酒對我外婆說:老婆,我敬你!然后全場爆笑。”
《同中有異 》
語言之外,“文化差異”也是生活溝通的一大難題。
踩鈴說,剛談戀愛的時候,加拿大老公不懂中國文化,連續送了她兩個月的黃白菊花。
兩人一起回家,他也一時半會兒無法適應中國習俗。過年時,踩鈴家的女性長輩們一起打麻將,哥哥弟弟和外甥都站在身后幫她們按摩。踩鈴看到了,便跟老公說:“你去幫我媽媽按一下吧。”
他驚慌失措,激動道:“我才跟你媽媽認識幾天,你就讓我給她按摩……”
踩鈴最初很不解,后來才明白:“他就是覺得這個事兒太親密了。一共吃過三回飯,就要讓我和她產生肢體接觸。”
對于語言、文化不完全互通的伴侶而言,“吵架”時的溝通也是問題所在。但在踩鈴心中,這件事有利有弊。
“剛開始跟她吵架,我會特別痛苦。因為不趕勁兒,生氣但發泄不出來。你想要彪悍地罵出來,但英語中這個詞怎么能說到最狠毒,你不知道。”
“吵到一半自己還得喊‘等一下’,拿出手機一頓狂搜,發現如果用倒裝會更狠……最后,一頓狠話說完,他完全沒聽懂你在說什么。”
“后來我發現,這是好事。因為你特別生氣的時候,說出口的往往不是你真正想說的話。有這個剎車片,你停了一下,三分鐘之后反倒發現其實也沒必要那么說。”
小鹿也接茬道:“就是查詞典的時間能讓你冷靜下來。對,缺乏知識改變命運。”
《一天 》
有些時候,文化差異或許并不是“異國戀”最大的難題。
正如踩鈴所說,“中西方的文化差異是文化差異。但南北方的文化差異,學文學理的文化差異,一個 30 歲的人和一個 35 歲的人的差異,其實也屬于文化差異。”
與這些有利有弊、或大或小的差異相比,“異國戀”最大的困難點其實和“異地戀”一樣——距離。
尤其是在現在。
豆瓣小組“異國戀/我和戀人不在一個國家”、“嚴肅認真異國戀”里,每天都有著數不盡的戀愛中的人,正在嘗試學習維系這段“看不見的”關系的方式。
其中,有的像小鹿、踩鈴這樣擁有著不同國籍的心靈伴侶,有的是則是一方在國內,另一方在國外的遙遠戀愛長跑……
這樣的伴侶,本就一年難能相聚一次。
如今,這個相見的數字逐漸從一年變成兩年,兩年變成三年……等待與堅持,愈發遙遙無期。
漸漸地,越來越不同的生活環境,會讓曾經默契相通的人失去共同語言;
痛苦失意時,對方一次次無法常伴身邊的那份無奈,也會讓 再怎么擅長陪伴與溝通的人都變得無計可施。
有些時候,無論是文字,語音還是視頻聊天,也比不過最簡單的親密接觸所帶來的精神撫慰。
親密關系,與越走越遠的TA
小鹿、踩鈴與她們的戀愛對象,也有過好幾年無法相見的情況。
其中最嚴重、甚至可以稱得上“荒謬”的,是踩鈴。
很難想象,踩鈴的老公至今也沒能和兒子見上一面。
如此不可控制的遙遠距離,不可避免地給一段親密關系造成了“損耗”。
“實話實說,如果不是因為長久的婚姻關系和兩個孩子,這種關系真的很難維持。一個是在工作相對忙的狀態,一個是在家帶孩子的狀態,一個是在中國,一個在加拿大,中間的時差也很長。我倆的所有東西都不同頻,我跟他講任何事的溝通成本都很高。”
“這個人到底為什么這么說?他實際上的意思是啥?你跟他解釋的成本真的太高了。如果他在你旁邊,就算只聽懂了百分之六七十,他也可以給你做頓晚飯,可以給你按脖子……那么,這些東西也都可以解決。但當你什么也溝通不上的時候,其實很難。”
《秒速五厘米 》
相比于“異國戀”,“異地戀”情侶的數量更多。但碰到的問題是類似的。
前陣子在公司看喜劇展演,還有一對演員在 Workshop 時做出了類似的段子——
一對熱戀的小情侶,千里迢迢趕來互相探望卻不能靠近,不能有肢體接觸,只能做到遠遠地看著對方。
即使明白配合防疫的重要性,內心也少不了失落和感受。因此,想要表達思念又無可親密的兩人,“隔空”鬧了許多可愛的笑話。
這個故事的情感重心,顯然也是跟無數“異地戀”情侶故事的共鳴。
《星之聲 》
異地戀的最大難題,或許是溝通方式的變化。
人是很難被好好概括的動物。遠距離交流時好像怎樣都“講不通”的事,有時一個面對面的擁抱就能夠輕易化解。
親密接觸帶來的依賴感與后續的眷戀,是一段遠距離關系的“潘多拉魔盒”,打開一次就難再關閉。
此后的無數次爭吵,或許都因此而生。我們總在心里默默想:這時候,如果對方在身邊就好了。
Ta 在的話,一個像上次那樣的擁抱,這件事就不再是問題了吧。
《花 》
這種時候,尋找愛的方式就變得十分關鍵。 而 維系“異地戀” 的 訣竅 , 其實是 “保持一些成年人的幼稚”。
制造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浪漫萌芽,有時足以幫助我們面對那些難以抵抗的現實困境。
日本作家坂元裕二寫在《往復書簡:初戀與不倫》里的一段故事,或許能給到堅持“異地戀”的情侶們一些最實用的建議。
男女主角身處兩地,卻經常在同一時間、不同地點相約去干一件同樣的事情。
“你看這樣好不好,我們分頭去。同一天,在不同的地方,看同一部電影。晚上我們用郵件交流感想。”
“我到家了,電影真好看。剛下載了配樂,一直在聽。”
“真的很好看,我也在一邊寫郵件一邊聽配樂。剛才還跟著跳了一會兒舞。”
第一次嘗試成功之后,兩人把這個習慣延續了下去。
下周,他們相約各自前往了本地的動物園;再下周,他們錯開時間去了同一個電車便當節……
每周相約共同做一件同樣的事。即使物理距離遙遠,卻仿佛生活在同一個時空,交流著各自的感想,享受著彼此相伴的時光。
《最完美的離婚 》
或許,這正能告訴我們:
遙遠的距離,或許會對一段親密關系產生影響,卻無法左右其全部。
人是具體且能動的,個體與個體之間的關系有無數種不同的維系方式。而在這些方法之中,沒有哪一種是絕對正確的,也沒有什么選擇是絕對錯誤的。
擁有愛的勇氣,掌握愛的能力。
相信我們一定能找到屬于彼此,屬于自己的愛的方式。
最后,想要告訴大家一件事:
我們的播客新企劃《搞笑女的聊天局》,正式啟動。
在這里,您每期都可以聽到屬于小鹿,踩鈴,大王的那些“搞笑女”故事——當然,我們偶爾也會根據話題找到其他的飛行嘉賓們“入局”~
就像這一期,我們邀請了小鹿,踩鈴,星悅三位可可愛愛的“搞笑女” (大王最近在忙著結婚呢) ,和大家一起聊聊她們親身經歷的那些“異國戀”故事。
以及,在她們心中什么才是親密關系里最重要的部分。
作者:杜葉
關鍵詞: 文化差異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