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林夢雪】近期,快遞圈頻頻“吸睛”,前有極兔速遞68億元收購百世快遞的國內業務,后有京東物流以89.76億元收購德邦66.49%股份。千億件時代,快遞業激烈的價格競爭趨于穩定,牌局正在加速重洗。
事實上,快遞行業的競爭曾一度陷在的“價格戰”泥沼,2021年順豐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巨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9.89億元,同比下降209.01%,市場聞聲嘩然。
同期虧損的不止順豐,申通快遞2021年第一季度由盈轉虧,虧損8952.15萬,百世快遞的凈虧損超6億,韻達快遞凈利為2.2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34億元下降31.57%。
持續多時的“價格戰”,行業“傷痕累累”。 政府部門逐漸加強了對平臺的治理,行業管理部門也積極對低價傾銷行為進行調控,企業也隨之應變。
2021年4月,極兔、百世快遞因“低價傾銷”被浙江省義烏市郵政管理局處罰,停運、整改部分分撥中心。且在該月,浙江省政府第70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浙江省快遞業促進條例(草案)》(下稱《條例》),這也是行業首個致力于遏制惡性“價格戰”的政策舉措。
值得注意的是,《條例》包括了“快遞經營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價格提供快遞服務”等若干規定,并將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2021年9月初開始,中通、申通、圓通、韻達、百世和極兔六大快遞公司相繼宣布,自9月1日起,全網派費上調0.1元/票,“價格戰”熄火定調。
進入2022年,“價格戰”緩和后,各大快遞公司的價格修復走上正軌,營收情況有所好轉。
從單票收入來看,圓通速遞、韻達股份、申通快遞的單票收入分別為2.66元、2.34元、2.59元,同比變動分別為2.3%、8.3%、-4.8%。
而從各家最新公布的財報數據來看,“價格戰”的影響正在減弱。
3月17日,中通快遞發布的2021Q4財報顯示,其第四季度營收為人民幣92.2億元,同比增長11.6%;調整后凈利潤為人民幣17.5億元,同比增長 35.2%。
順豐快遞2021年第四季度財報預計凈利潤為24.02至26.02億元,凈利潤環比大幅提升,迎來上市以來最優第四季業績,貢獻了2021年近一半利潤。
圓通速遞在2月下旬發布的2021年Q4財報顯示,2021年第四季度該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38億元,同比增長198.8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后凈利潤為11.62億元,同比增長253%。
對于業績增長原因,圓通財報顯示主要受三個因素驅動。其一,行業價格持續回歸合理水平。圓通表示報告期內,國家及部分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一系列快遞行業監管政策和指導意見,規范非理性競爭行為,推動快遞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同時,隨著四季度“雙十一”等旺季到來,快遞行業服務單價有所提升,價格競爭態勢明顯放緩,并逐步由價格驅動向價值驅動轉變,行業價格持續回歸合理水平。
圓通速遞總裁潘水苗曾預計,行業將進入“排位賽”階段。他表示,“未來影響行業格局的一定是企業的競爭能力,數字化水平的高低將成為快遞企業市場排位的重要因素。”
變局時代,快遞業邁入后半場,隨著“價格戰”熄火,淘汰賽也正式開啟。
關鍵詞: 2021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