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醫療美容事故層出不窮,造成部分消費者的終身傷害。但事實上,很多涉事“醫生”并沒有行醫資質,甚至培訓6天就可上崗。
據央視3.15晚會曝光,央視記者交納5000多元報名費后,成為了圣嘉麗禾南京校區微整形全科培訓班的一名學員。14名學員來自全國各地,沒有一個人有醫學背景。央視記者未查詢到負責培訓的老師有任何醫師執業信息。
在面部線雕課程上,老師在簡陋的教室里現場給學員做起了面部線雕手術,幾十支鈍針挨個刺入學員一側臉部的皮膚,鮮血不斷滲出。課后,同學之間最熱衷討論的,是通過這個高端手術項目,以后如何向顧客盡可能多收取費用。
為期6天的微整形全科班結業時,幾天前還是零基礎的學員們,拿到了培訓機構頒發的微整形美容師高級證書,發證機構是“國際整形美容職業認證中心”。央視記者查詢發現,這個認證中心的網站沒有任何備案信息。
培訓結束后,老師還把醫美藥品批發商的聯系方式發在班級群里,學員可以通過他們,以極其低廉的價格拿到各種針劑,再加價給顧客注射。
針對3.15晚會點名的另一家安徽美希淑顏醫療美容,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息稱,“市委主要領導要求立即嚴查,隨即市委副書記帶領市場監管、公安、衛健和屬地執法力量第一時間趕至現場,連夜開展調查,依法查扣相關設備器具,并傳喚培訓機構負責人。后續調查處理情況將及時向社會通報。”
近年“顏值經濟”、“容貌焦慮”高頻出現,引發消費者跟風,也滋生了不少亂象。天眼查數據顯示,截止目前,我國有456.4萬余家顏值經濟相關企業。從成立時間來看,成立于5年以內的顏值經濟相關企業占比76.3%,成立于1內年的占比26.2%。
天眼查風險數據顯示,從事顏值經濟相關業務的企業中,1.5%的相關企業曾出現法律訴訟,14.1%的相關企業曾出現經營異常,1.2%的相關企業曾遭到行政處罰。 據天眼查不完全統計,2021年我國顏值經濟相關企業共產生了3.8萬余條被執行人信息,680余條行政處罰信息,80余條嚴重違法信息。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