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科學家日前通過基因組測序首次證實,此前引起關注的新冠病毒“德爾塔克戎”(deltacron)變體確實存在,其結合了新冠病毒德爾塔變體和奧密克戎變體中的變異。
法國馬賽地中海傳染病醫療和教學研究所研究人員3月8日發表文章稱,他們通過基因組測序確認了這一新變體的存在,而且該變體已在法國多個地區被檢測到。此前,全球流感共享數據庫提供的數據也顯示,美國、歐洲等國家,如英國、丹麥和荷蘭都相繼發現了德爾塔克戎相關病例,其中英國已經確認了約30例。
塞浦路斯研究團隊早在今年1月就宣布,發現由新冠變異毒株德爾塔和奧密克戎結合而成的新毒株。但當時有科學家提出質疑稱,奧密克戎毒株出現的時間尚不足以讓它與其他變種混合產生新毒株,“所謂的新毒株可能是樣本污染的結果”。
但這次法國的研究結果顯示,“這種新變體可能的確從1月就開始在人群中傳播了”。法國研究人員表示,“德爾塔克戎”這一雜交新變體通過重組產生。所謂重組指一種病毒的兩個不同變體同時感染一名患者,會交換遺傳物質以產生新的后代。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博士3月8日在推文中寫道:“我們已經知道,多個新冠病毒變體傳播時,重組事件可能會在人或動物身上出現。現在,我們需要等待實驗來確定這種新變體的特征。”
不過WHO新冠病毒技術負責人瑪麗亞·范·克爾克霍夫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還沒有發現新變體的嚴重性與此前的新冠病毒變體相比有任何變化,但許多科學研究正在進行中。克爾克霍夫說:“不幸的是,我們確實會看到新的重組體的出現,因為病毒就是這樣,它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 (陳 山)
關鍵詞: 奧密克戎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