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一個谷愛凌?
怎樣培養一個蘇翊鳴?
有人說要睡夠10小時,有人說要瘋狂“燒錢”,也有人說他們是“雞娃”天花板學不來。
Sir當然不信這樣片面的結論。
可有一位父親,培養自己孩子成為世界冠軍的做法更離譜。
包括但不限于——
1. 擬定一份長達78頁的“計劃書”,規劃好孩子人生每一步;
2. 不花自己一分錢。
前兩條已經夠不靠譜了吧?
事實是,他做成了。
而且是兩個——
國王理查德
King Richard
海報上的兩位女孩你都認識:
網壇名將,大威、小威。
姐姐維納斯·威廉姆斯,23個大滿貫冠軍(女單7個、女雙14個、混雙2個),奧運會上的4金1銀;
妹妹塞雷娜·威廉姆斯,同樣身為23座大滿貫冠軍獎杯得主,且是史上世界第一連續周數最長的女單選手(186周),職業獎金高達9500萬美元,排名網球史第一(第二是姐姐維納斯)。
△ 單憑這賽場上的同款旋轉,就知道妥妥親姐妹無疑
而電影并未把她們當成主角。
而是把焦點放在她們的父親——
理查德·威廉姆斯。
與我們對于谷愛凌家世的好奇如出一轍,好萊塢的電影人同樣對威廉姆斯姐妹背后的那個男人充滿興趣。
電影還未開拍。
劇本就被各大制片公司盯上,在2018年好萊塢“劇本黑名單”排名第二。
拍出來之后更爆。
小獎太多不贅述。
就說今年奧斯卡,本片獲得了六項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創劇本等。
主演,我們的老朋友,“史皇”威爾·史密斯。
這也是史密斯繼《拳王阿里》《當幸福來敲門》《震蕩效應》之后,主演的第四部傳記電影。
也是他第三次拿到影帝提名。
憑借片中精準嫻熟的演出,此次史密斯摘金的可能性很大,畢竟又是奧斯卡垂青的傳記類影片。
但如果只把《國王理查德》看作是一部講述傳奇人物成名史的傳記片,未免把它窄化了。
它不僅關于一段傳奇,更關乎每一個跟命運的枷鎖搏斗的普通人。
01
要培養出一名優秀的運動員分幾步?
Sir覺得,至少有四步:
生下一個有天資的孩子,積年累月地細心栽培他,時機成熟后頻繁參賽,然后拿獎(接著重復后兩個過程)。
毫無疑問,理查德(威爾·史密斯 飾)困在第二步。
理查德與妻子育有五個孩子,都是女兒。
大威小威是最小的兩個。
理查德打小對網球感興趣,夫妻倆又都曾是運動員,受老天眷顧,兩個小女兒是塊打網球的好材料。
至少,他如此相信。
但上帝也最多遞上一塊材料,如何雕琢加工,全憑自己的造化。
他定好計劃,先由自己幫女兒打好基礎。
女兒才四五歲,他就帶著上了野球場,日夜操練。
這時,他們需要進入下一步了——聘請專業教練。
以理查德“自學成才”的水平,早就沒有新東西可以教了,再教不僅會把女兒教廢了,還可能把自己先練廢了。
說好的教練呢?
好教練當然有的是,只是理查德都請不來。
沒錢。
理查德是一名商場保安,妻子是護士,年薪加起來都不到10萬美元。
而僅僅一個學員接受專業訓練的成本,一年就高達10萬美元,何況他們家還有倆。
要知道,網球可是作為貴族運動誕生的。
不過理查德沒有灰心。
他自學編輯和拍攝,做好一本宣傳冊、一部宣傳短片,上面滿滿當當地記述了兩個女兒的過人之處,她們的訓練成果,以及他暢想的宏偉藍圖。
晚上,他在商場值夜班,從一摞網球雜志中物色合適的教練。
白天,他就拿著他的教練候選名單,一個接一個地上門“洽談合作”(推銷夢想)。
合作方式很簡單,我先“白嫖”,哦不,“預支”你的訓練,等我女兒成了世界第一,咱們再“按股份分紅”。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理查德得到的自然是一個又一個的“謝絕合作”。
其中一位教練還嘲諷道:
若每來一個對子女信心爆棚的瘋狂家長
我就能獲得一塊錢的話
我早就發財了
話糙理不糙。
但,說不清是命運女神的再次垂青,還是苦心人天不負的時來運轉。
她們的天賦最終被看見。
僅靠幾次擊球。
教練不僅會教學。
他更清楚競技體育的殘酷與背后的風險。
所以他接受理查德的“流氓條件”,不過只愿意教姐姐大威一個人。
訓練后大威突飛猛進。
青少組比賽,冠軍拿到手軟。
球員經紀人一窩蜂上門恭賀,開出豐厚條件希望能簽約。
結果?
理查德一一拒絕。
他傲慢得仿佛是在用這種方式報當年被蔑視的一箭之仇。
最夸張,也最叫人無法理解的是,理查德居然要求大威停止參賽。
如教練所說:你瘋了嗎?
恰恰相反,他清醒得很。
02
對于教練和經紀人來說,大威只是一個運動員。
但對理查德來說,大威首先是他的女兒,其次才是運動員。
青少組的比賽里,理查德便已經逐漸體會到體育競技的殘酷,以及伴隨而來的來自外界給予球員的高壓。
來自父母,來自教練,也來自失敗的重拳一擊。
大威小威才十歲出頭。
比起贏得勝利,理查德認為她們更應該享受童年的余溫。
即使這樣做會大幅增加她們在職業道路上的阻力。
注意電影時間背景: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美國。
有什么特別之處嗎?
這個節點前移幾十年,或者后移幾十年,對于旁人來說可能都無甚區別。
但他們是貧民區的黑人。
別忘了你的身份,因為總會有人“提醒”你。
此地區是警察的第二個家。
更是犯罪的第一天堂。
他們出生在泥潭中,這沒得選;但他們不愿意永遠與污泥為伴,這可以選。
但命運之所以為命運,正在于它擁有著人力難以對抗的現實吸力。
街頭混混持續騷擾他的女兒。
理查德內心積攢已久的怒火,升騰起來逐漸壓過他全部的理智、理想。
找到那個混混。
要用槍在他的太陽穴上開一個洞,看著他的腦漿一點點流出……
理查德的手指已扣緊扳機,就在他即將開槍的幾秒前。
對方被掃射至死。
他親眼見證了一個人的死亡,也見證了人類通過互相殘殺制造的罪惡深淵。
比起生下兩個女兒,這或許才是命運女神對他最大的一次垂青。
理查德沒有辜負這種厚待,這件事使得他更加篤信自己為女兒們制定的“計劃”。
在成為一個優秀的運動員之前,她們必須先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03
Sir印象最深的一幕。
父親第一次給女兒們正式“上課”,是一堂“電影課”。
《灰姑娘》。
女兒們都看得很開心。
只有他一臉嚴肅,問她們學到了什么,答得不好還要被禁足。
最后他揭曉答案——保持謙遜。
無論別人如何對她不敬,灰姑娘都冷靜以對,保持內心的純真干凈。
而你們出去比賽也一樣,做不到謙遜平和,就不要參加。
最終,這種品質成功感染到了女兒們。
當別的小女孩丟分后氣急敗壞地砸拍子,大威在跟對手握手致謝。
第二課,不要沉溺在虛幻聲名中。
任何饋贈背后都有代價,免費的東西暗中都標好了價格。
在獲得切實的順利之前,不要濫用自己的名聲去換取不屬于自己的東西。
比如,在面對一張價值300萬美元的代言合約時,你可以心動。
但要清醒意識到比賽仍未開始,自己還沒有證明自身實力可以匹配這個數字。
此時,你要做的是勇敢說不。
當然,你不能把電影里的情節當成教育模板。
在Sir看來《國王理查德》并非一流傳記片。
它完整,它友好,它勵志。
它講述的人物軌跡或故事片段都是真實還原,但這種“真實”也是被過濾的。
——似乎姐妹的成功只歸功于這位“虎爸”。
那么。
姐妹自己的努力呢?兩人之間亦敵亦友的競爭呢?甚至她們身上絕對的天賦呢?
電影并未清楚交代。
更像是一篇預設“中心思想”的命題作文。
只是,“灰姑娘”式反轉在現實上演的傳奇性,以及黑人議題的正確性,掩蓋了電影內核濃重的雞湯味。
幸好。
電影結局算得上克制。
它留下的并非一段底層逆襲的完美童話,而是一次針對所有平凡人的“失敗教育”。
第三課,也是最重要的一課——
你要如何面對失???
首先,比賽結束之后,即使凱旋,也不要沉溺在成功的驕縱之中。
你要意識到網球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其次,體面地輸比狡詐地贏更值得尊敬。
青少組和世界第一的球員對壘中,落后的對手刻意拖延時間,去廁所呆了八分鐘。
目的是打亂大威的比賽節奏。
大賽經驗不足的大威果然落敗,但她輸得體面,輸得不丟人。
這時,你便能意識到:
當失敗降臨,你已獲得的,比你已失去的更重要。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哆啦C夢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