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一鍵下單,技師上門按摩。最近,家住北京市石景山區的王亞麗喜歡上了上門推拿按摩服務。2020年,60多歲的王亞麗因為腦梗住了院,考慮到有條腿走路依舊不便,需要定期針灸和按摩,在女兒們的勸說下,不喜歡出門的王亞麗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趕了個時髦。”
“領了優惠券后,498元兩次,不用出門在家也能享受按摩服務,放松一下挺好。”這幾年女兒們陸續成家立業,忙碌了一輩子的王亞麗有了更多閑暇時間,也學會了從抖音和拼多多上買東西。水果、抹布、清潔劑……“前幾天從網上下單的廚房用品剛送到家。”王亞麗說,如今上了年紀就希望身體好好的,所以養生保健類的消費就多了一些。“這不,在朋友的推薦下,又新買了鈣片之類的營養保健品。”
和王亞麗一樣,家住北京市豐臺區的李靜平如今也將自己的老年生活過得多姿多彩。朗誦、化妝、模特、京劇、攝影,從首都醫科大學退休后的李靜平,隨心所欲地休息了一段時間后,厭煩了終日無所事事的生活,前幾年報名上了老年大學。她說,工作時的學習比較單一,退休后少了限制,喜歡什么就報名學習什么。
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線下課暫停。在朋友的推薦下,李靜平到中老年學習社交平臺“紅松”學起了唱歌。“在線上課,一來不用擠公交,二來不耽誤做家務。”過去連五線譜都不會看的李靜平,對自己的進步十分滿意,“現在不僅知道了什么是美聲唱法,什么是民族唱法,還知道了哪首歌用什么唱法唱更有味道。”
有了一定樂理基礎的李靜平,興趣愈發濃厚,又報了小班課。“老年人學習多是為了打發時間、鍛煉身體,小班課幾個學時下來也就百八十塊錢,完全負擔得起。關鍵是既充實了自己,還交到了很多朋友。”主動擁抱數字生活,勇敢嘗試新鮮事物的李靜平,前不久花了5000多元買了部5G手機,準備學習如何網上掛號和打車。她說,活到老學到老,她要努力跟上時代的步伐,2022年會繼續上直播課,豐富生活的同時陶冶情操。
從衣食住行到吃喝玩樂,像王亞麗、李靜平這樣的銀發族正成為消費的一支重要力量。2021年10月,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銀發經濟崛起——2021老年用戶線上消費報告》顯示,銀發族越來越習慣網購生活必需品:米面糧油、紙品濕巾消費增10倍;銀發族也通過網購使休閑生活更豐富,旅游消費增10倍;銀發族的“健康生活”消費增長很高,齒科消費增8倍、健康體檢消費增2倍;銀發族也愛嘗試新業務,洗衣服務、生活繳費的線上消費高倍數增長。
搶眼的數據背后是日益龐大的銀發族。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64億人。
“與上一代退休人群相比,以60年代后出生人群等為代表的‘新退休人群’消費能力更強,更加愿意接受新事物,‘退而不休’成為新的生活方式。”在北京紅松在線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負責人王雅琨看來,未來老年產品和服務將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市場,但如何更好地滿足這個群體的物質和精神需求,進而推動銀發經濟加快駛入一片廣闊藍海,還面臨著諸多挑戰。
關鍵詞: 族樂 銀發 消費 王亞麗 生活 李靜平 數字 什么 下單 學習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