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王楠】近年來,中國企業出海呈現出穩健增長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正積極地將其創新的科技與服務帶到海外,期待開拓全球更廣闊的海外消費者市場。此外,在出海的企業中,不僅有傳統賽道中的領先企業在持續擴大海外版圖,更有新興領域的后來者們在國際舞臺上施展拳腳。12月24日,海信集團與山東高速集團組成的聯合體成功中標埃塞俄比亞首都智能交通系統改善項目,是我國繼高鐵成功出海之后,為全球可持續交通發展貢獻的又一個嶄新樣板。
中國品牌出海迎來新局面
當下,中國品牌出海迎來了歷史機遇期。根據海關總署近日發布的2021年進出口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5.3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比2019年同期增長24%。
業內專家指出,中國的供應鏈產能已經迎來了新的拐點,在這個拐點上,中國制造正在向中國品牌演進。中國品牌在全球范圍內影響力的提升,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下一個支點。
這其中,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在創新、研發以及營銷等方面具備行業領先水平,這些優勢將極大地提升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贏得更多的國際市場份額。
12月24日,記者從海信集團獲悉,海信集團與山東高速集團組成的聯合體成功中標埃塞俄比亞首都智能交通系統改善項目,在未來近兩年的時間內將助力亞的斯亞貝巴建設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統,提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為當地市民帶來更方便快捷的交通出行體驗。
據了解,埃塞俄比亞是非洲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其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更是非盟總部所在地。公共交通是當地重要的出行方式,每到高峰時段,公交站人流如潮秩序混亂,公共交通亟須智能化升級。
“該項目招標門檻高,對企業的業績要求、技術實力等有嚴格限制。”海信網絡科技公司總裁張四海介紹道,經過近9個月的充分籌備,海信與山東高速聯合體以技術和價格雙第一成功中標該亞的斯亞貝巴交通系統改善項目。該項目建設周期為21個月,建成后將實現行車計劃智能優化和車輛的智慧調度,大幅提高公交企業運營效率;實現公交車的實時監測、遠程控制及信息發布,提高企業設備智能化管理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為當地市民提供更好的出行體驗等。
“海信和山東高速組成的聯合體中標埃塞智能交通系統改善項目,對中國智能交通行業來說具有重要意義?!敝袊悄芙煌▍f會副理事長關積珍對此表示,一方面,這個項目是世行項目,參與競標的有不少國際知名企業,中國企業能夠中標,是產品、技術、項目管理等綜合實力的反映,說明中國企業具備了與國際企業在海外智能交通市場同臺競爭的能力;另一方面,海信作為中國智能交通領域的代表企業,擁有國家級的智能交通工程技術中心,并在交通信號、公交智能化等領域具有全系列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這更是中國的技術標準開始系統性走向海外市場的重要開端。
國內產品技術登上世界舞臺
近年來,我國智慧交通行業發展迅速。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智慧交通市場規模為1451.5億元,2019年為1918.5億元,2020年為2287.0億元,預計2023年將突破4000億元。
隨著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智慧交通逐漸開始替代傳統的交通市場,成為新基建投資中最大、成長最快的市場之一。12月22日,交通運輸部官網最新印發《數字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規劃指出,部署北斗、5G 等信息基礎設施應用網絡,到 2025 年,“交通設施數字感知,信息網絡廣泛覆蓋,運輸服務便捷智能,行業治理在線協同,技術應用創新活躍,網絡安全保障有力”的數字交通體系深入推進,“一腦、五網、兩體系”的發展格局基本建成。作為被寫進十四五規劃的項目,智慧交通目前已經是各家老牌企業爭奪的焦點。
海信正是國內較早涉足智能交通的代表企業之一。
“我們的競爭力在哪?實際上還是在技術,技術產品是我們的‘鐵飯碗’?!?海信集團公司高級副總裁陳維強說,骨子里流淌著“技術立企”的血液,海信堅信技術的力量,堅信進入每一個市場領域一定要有核心產品的沉淀,智能交通領域亦不例外。
2005年,整個中國智能交通行業,迎來一個標志性事件:北京數字奧運工程智能交通項目招標。這次招標對硬件性能、軟件功能、售后服務,還有協議是否開放具有較高要求。國外的信號機廠家如西門子都參與競標。經過多輪測試,海信最終突出重圍并領先國外大公司20分。“這是不帶作弊,完全是經過硬碰硬的測試評出來的?!标惥S強回憶道。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興起,智能交通行業又多了許多互聯網巨頭入局,以扎根業務實踐的海信也并沒有掉隊。
2020年,海信交管云腦自主研發推出了行業首個交通領域的知識圖譜應用,可自動發現與診斷多種交通問題,例如信號方案時段劃分不合理、路口方案綠信比分配失衡、左轉或直行車輛在交叉口交織影響同行、路口車道屬性分配不合理等等,可大幅提升交通問題的診斷效率。并且還參與了IEEE P2807《知識圖譜架構》的制定,主導了標準中知識建模、圖譜隱私等模塊的編寫。業內人士分析,此舉標志著海信云腦技術開始引領國際人工智能技術發展。
“過去我們一直追求實時自適應控制和算法先進性,一個模式公式解決所有問題,但是交通還是太復雜了,一個模型很難搞定。沒有經驗指導下的控制,抗干擾很差,因為交通很復雜。完全機器自適應還是很遙遠的事情。這也是我們與其他企業最大的不同,就是能把人工調優的經驗和大數據的經驗融合起來。通過信號機一點點積累交通控制策略,這種經驗不是短時間能積累出來的?!?海信智能交通事業本部總經理王雯雯說。
從最初的公交車自動報站系統、交通信號機控制系統、交管綜合調度系統入手,疏導緩解交通擁堵,再到如今在軌道交通信號調度與監控、軌道無人駕駛技術等領域也取得突破性進展,近年來,海信在包括青島、銀川、西安、深圳、貴陽在內的全國多座城市的交通改善方面取得了亮眼的成績。
賽文交通網數據顯示,2011-2020年城市智能交通最終用戶訂單合計規模海信穩居第一。目前,海信智能交通產品和技術解決方案已經應用于中國169個城市,最新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交通健康指數同比變好的10大城市中,海信智能交通方案助力了其中5個,占據半壁江山。
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海信智能交通業務也加速“出?!?。不久前,海信宣布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全球西門子智慧交通業務,這個曾經被稱作海信“隱形產業”的智能交通業務,在默默耕耘22年后,正在慢慢走向世界舞臺中心,迎來收獲。
張四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海信正積極參與全球市場的智能交通項目招標,并已經中標了一些國家的智能交通項目”,而并購西門子交通業務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有效途徑之一。
作為一家擁有100多年歷史的智能交通服務提供商,也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夠針對世界所有重要區域標準提供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年營收超過6億歐元(約合43.29億元人民幣)且保持穩定增長。
業內專家也表示,收購西門子將會使海信能以最快速度地完成對于國內外智慧交通市場的深入。而向西門子拋出橄欖枝的背后,更是中國企業在國際化布局上的不斷提速。
B2B產業出海成中國企業“走出去”有效途徑
眾所周知,海外并購,是優質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有效途徑,也是實現產業拓展市場突圍的重要手段。數據顯示,近十年來中國海外并購年均交易數量和金額分別為468單、816億美元,其中上市公司占比超過50%,是海外并購的主力軍。
而在這些數不清的中國并購者中,海信無疑是最成功的海外并購“操盤手”之一。
從2015年收購夏普墨西哥工廠、2018年正式收購日本東芝映像公司(TVS)、2018年收購歐洲高端白色家電品牌古洛尼(Gorenje)到2021年收購全球汽車空調巨頭日本三電,再到如今的收購全球智慧交通巨頭西門子,海信在一次次并購中,或增強技術實力,或加速開拓市場,或拓展全新業務,朝著真正世界級公司的目標加速前行。
“全球化語境下,并購是企業快速做大做強的重要手段。從海信的經驗看,并購帶來的絕不僅僅是產能和技術,品牌塑造、團隊能力提升這些賬面之外的東西也很重要?!焙P偶瘓F總裁賈少謙就曾如此表示。
“海信國際化的下一個重要突破口在B2B產業出海?!痹诮张e行的海信國際化戰略專題會上,海信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厚健如是稱。
周厚健的表態,源于我國家電企業正面臨如何走出去的現實。在他看來,中國家電行業利潤普遍比較薄,隨著中國跨過中等收入國家陷阱,走向高收入國家行列,家電行業必然會面臨著人力以及各項成本快速上漲的沖擊,而提前布局B2B產業并開拓海外市場,則是不少中國家電企業能否應對這一波生死沖擊的關鍵。
“明年,海信B2B產業出海將成為更加重要的戰略發展方向?!敝芎窠☆A計,未來海信集團的海外收入最快三年內將反超國內、占比過半。今年前三季,海信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252.4億元,其中海外收入526億元,同比增長38%,占比42%?!昂P臖2B業務闊步走出國門,是海信產業轉型升級的決心,集團會在人力、財力上給予重點扶持,而B2B產業出海更是為不少中國家電企業走出國門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品牌企業、優勢產品的國際市場化之路,任重道遠。抓住產業發展機會、抓住區域發展機會,這是海信看到的新機遇,也是海信全球化拓展的新起點?!敝芎窠≌f。
關鍵詞: 海信 交通 智能 海信集團 企業 中國 出海 B2B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