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動態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昊)12月16日,記者從廣西實施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期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實施《廣西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堅持創新在廣西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堅持“四個面向”,堅持“前端聚焦、中間協同、后端轉化”,以科技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為核心,全力推進創新型廣西建設,奮力打造面向東盟科技創新合作區,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奠定堅實基礎。
《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廣西科技創新發展的主要指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其中,到2025年,廣西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22%,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1.6%,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11.5%,創新型廣西建設取得重大突破,面向東盟科技創新合作區加快建設。展望2035年,廣西要實現“基本建成創新型廣西,初步建成面向東盟科技創新合作區”的遠景目標,全區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2.5%。
據介紹,“十四五”時期,廣西科技創新推進十大重點任務,即加快培育戰略科技力量,優化面向產業重大需求的創新平臺布局;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夯實科技人才隊伍,打造面向東盟的區域性人才集聚高地;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構建支撐引領現代產業的技術體系;強化鄉村振興科技供給,夯實農業科技創新基礎;推進民生科技創新,使科技成果惠及人民群眾;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優化科技強桂空間布局,打造引領性區域創新高地;匯聚國內外創新資源,建設面向東盟科技創新合作區;推進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營造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
“十三五”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把科技創新擺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創新型廣西建設穩步推進。全區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由“十二五”末的105.9億元增至2020年的173.2億元,高新技術企業由641家增至2806家,28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科技獎勵,科技進步貢獻率由48%提高至55.52%,建設了14家高新區,擁有國家級創新平臺120家,國家級高層次人才81名。
關鍵詞: 創新 科技 廣西 面向 十四五 東盟 科技成果 建設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