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12月24日消息,在2021脈脈年度活動上,脈脈創始人、CEO林凡在《少數人的淘金時代結束、多數人的黃金時代到來》的主題演講中,回顧了1-11月份脈脈平臺年度熱議話題。
根據脈脈人才智庫調研數據顯示,職場人求職最看重的因素是:薪資福利、個人發展和工作生活平衡(WLB)。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薪酬福利在職場中是第一考慮要素,但絕大多數職場人認為,身心健康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企業的人才吸引正在告別“氪金時代”,進入“價值時代”。為什么要重構工作的價值?這是企業實現長期增長的關鍵。
2021年,職業選擇正在發生變化,工作生活平衡成為更多人的追求,互聯網人所看重的企業文化,第一位是“開心快樂”。但是,躺平并不能帶來快樂,快樂也并不等于真正的“職業幸福感”。一個有吸引力的崗位,需要能帶來心流的“內啡肽”,而不僅是短暫快樂的“多巴胺”。
此外,林凡認為,“共同富裕”、“高質量發展”等本年度影響最為深遠的國策,將極大的促進人才質量、規模與收入的增長。而人才的變化與流動,又將帶來整個社會與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
“經過一年的努力和觀察,我們發現幾個趨勢:第一,互聯網大廠依然是避風港,人才凈流入的前三家企業是新‘BAT’組合。第二,新能源汽車、智能硬件、芯片產業支撐了今年的就業增長,新能源汽車更是今年的機遇之王。下一個‘BAT’或將在新經濟領域產生。”
同時,《報告》進一步指出,互聯網與新經濟領域的人才流動在加強。純互聯網行業(在線信息、服務與娛樂)成為新經濟領域人才跳槽的首選去處,同時也為新能源和新零售等行業持續輸送人才。
而新經濟的發展、互聯網和產業升級會提升對“專精特新”類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林凡稱,新經濟領域中,技術類崗位的需求量最大。從數據來看,新能源汽車、新生物醫藥、電商和新零售、智能制造以及新能源發電等行業,研發/技術類職位都是排名第一的需求崗位。隨著互聯網與新經濟之間的滲透融合,越來越多的新職業會被創造出來。
《報告》數據顯示,互聯網與新經濟領域之間的人才流動在加速,這使得越來越多的跨界工種被創造出來。以上海市為例,新技能與新技術的融合催生出很多以前我們都沒聽過的新職業,比如AI訓練師、工業機器系統運維人員、區塊鏈應用操作員、服務機器人應用技術員等。
“持續成長、終身學習成為自上而下的共識與目標,將長期影響經濟、企業與個體的發展與利益分配機制與組織形態。我們可以期待,在國家、企業、個體三重力量交錯共振下,全新的人才紅利時代已經開啟。”林凡說。
關鍵詞: 人才 互聯網 脈脈 林凡 新能源 快樂 經濟 職業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