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各種新技術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多年來,我們順應數字經濟發展趨勢,積極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建設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在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果。數字經濟事關國家發展大局,這已經成為各界共識。如何進一步發揮我國擁有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的優勢,推動數字經濟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是一個重大課題。構建新發展格局需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形成國民經濟良性循環。在這個過程中,能否用好數據要素,進一步激活數據要素潛力、挖掘數據要素價值、釋放數據要素“紅利”,十分重要。
重視數據要素的價值
數據作為一種新的生產要素,蘊含著巨大價值,它具有基礎性資源作用和創新引擎功能,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能發揮重要作用。
一是能有效打通經濟發展中的結構性“供需梗阻”。數據要素具有“自我繁衍”特征,在被使用過程中不會被消耗,而且還會產生更多數據。用好數據要素,可以有效化解我國實體經濟結構性供需失衡的問題。在供給方面,企業可通過數字化轉型升級,暢通數據要素流動,大幅提升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商貿流通等環節的效率,提升現有技術、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在需求方面,用好數據要素能更好挖掘內需潛力,豐富基于客戶需求的大數據研發設計模式,讓企業研發設計更具有針對性和導向性,有效釋放消費潛力。
二是有利于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從消費角度看,用好數據,可有效激活線上消費需求,并以“線上+線下”的新形態促進形成境內外聯動的營銷體系,多層次釋放國內市場的消費潛力。從投資角度看,以數據采集、清洗、標注、交易等環節構成的數據要素市場正快速發展,市場規模迅速增長,“十三五”時期這一市場的規模復合增速超過30%,預計未來這一領域的投資空間將持續拓展。
三是能有效解決生產要素流動不暢問題。數據要素是推動各類生產要素流動的重要引擎,能推動技術、資本、勞動力、土地等傳統生產要素深刻變革與優化重組,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信息不充分或不對稱問題,有效提升生產效率。數據要素還具有高流動性、低成本、外部經濟性等特征,利用數據要素,可有效細分客戶、防控風險、評價信用等,聯動不同產業集群和組織,促進跨網、跨地區、跨企業數據交互,推動產業鏈和價值鏈互聯互通。
四是能有效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推動形成宏大順暢的國內經濟循環,就能更好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在這方面,用好數據要素,打通“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全要素數字化”路徑,能夠通過對技術、資本、人才等各方面生產要素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和整合,重構原有產業的資源配置狀態,催生新業態,助力我國產業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同時,能夠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協同的進程,帶動群體性技術創新快速涌現,逐步形成新的產品與服務優勢,構筑新的競爭力。
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
目前,我國數據要素運行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數據市場亂、資源散、流通緩、交易小、治理慢等,這些都是阻礙數據要素高效運轉的因素。對此,加快數據要素市場的培育與發展是重中之重。
一方面,要加強數據要素市場的頂層設計。既要積極參與數字領域的國際規則和標準制定,建立數據互通、匯集、開放和共享的公共服務體系,推動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加快形成數據要素整體合力,又要完善數據要素市場的制度框架、支撐體系和保障機制,建立全樣本、全維度、全生命周期的數據關聯和融合利用體系,在數據資源的標準化、商業化、市場化等重點層面加快推進。
另一方面,要完善數據要素交易規則。建議采用正面引導白名單、負面清單和第三方機構認證評級相結合的數據要素市場準入管理方式,規范、簡化數據業務市場準入備案制度;制定數據交易內容、格式、流程標準,完善數據交易(共享)的技術保障、檢測認證、風險評估、信息披露、監督審計和投訴舉報查處等相關制度;支持數據密集型行業平臺和企業積極參與數據要素市場交易。
此外,還要重視打通數據要素流通的堵點。平衡各主體利益,在規范數據采集、處理、隱私和安全保護等行為的基礎上,明確數據交易對象和非個人數據在數據產生、流轉、交易、處理等過程中的產權邊界,提供可交易數據源;統一跨部門數據交換共享技術標準,明確數據處理的相關法律法規。
夯實數據要素市場發展基礎
實現數據要素市場繁榮發展,需在提升產業鏈水平和加強制度建設等方面發力,為數據要素市場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延伸數據要素產業鏈。梳理數據生產、應用和流通中的標準化需求,為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數據采集、存儲、計算、清洗、分析、咨詢、展示、應用等全鏈條、全方位、一站式服務。圍繞數據資源上下游引進和培育一批數據服務商和供應商,構建多層次數據要素交易市場體系。
加強數據要素交易監管。主要是明確組織架構中主管部門和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建立數據交易全程可追溯、可審計的監管制度,建立數據市場風險評估、預警和防控體系,完善數據交易維權投訴機制,配套出臺運行管理制度,按行業分領域制定數據安全管理實施細則,等等。
健全數據要素治理體系。面向數據生成、采集、存儲、使用、監測、收益、審計等各個環節建立數據登記確權體系,形成確權定價法律框架;通過總結數據交易和使用中涉及的數據要素確權問題,進行分段確權或多維度確權;強化數據要素市場監管和反壟斷,構建線上線下數據要素市場全流程監管體系,形成多主體參與、協同共治的治理體系。
(作者系江西財經大學黨委書記)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