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10月21日電 (梁欽卿)“對花椒樹進行壓枝以后,能增加樹葉進行光合作用的面積,提高花椒產量?!痹趧ⅢK村的花椒基地里,榮昌區政協委員、林業工程師呂玉奎正在為當地村民進行花椒種植技術培訓。他每個月都會到劉驥村花椒基地一到兩次,解決花椒樹在生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疑難雜癥。
近日,“同心聚力巴渝行”集中采訪團走進重慶市榮昌區銅鼓鎮劉驥村,了解重慶市政協系統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開展履職盡責實踐活動的新成績。
劉驥村是著名的西南剿匪銅鼓山戰斗地,解放軍英雄連長劉驥就犧牲在這里,因紀念這位英雄而得名。該村如今大力發展以花椒為主的產業,全村花椒面積5000余畝,“一村一品”已初見規模,把一個“空殼村”“后進村”變成了“富饒村”“先進村”,奏出了精準扶貧的最美音符。
“花椒樹出現病蟲害以后應該買什么藥、什么時間把藥打完,委員們都會在第一時間告訴村民。”銅鼓鎮劉驥村黨總支書記熊貴英介紹,在往年,花椒樹都很瘦很小,有了“委員幫村行動”后,委員們會定期為村民開展技術培訓,并走進基地查看花椒樹長勢,村里的花椒樹才能長得這么好。
熊貴英舉例稱,現在這個季節,花椒樹葉很容易出現銹病,如果沒能及時防治就會導致樹葉掉落,最終影響花椒產量,“在去年,村里的部分花椒樹就因為得這個病后葉子都掉光了”。委員們在對村民進行技術培訓后,村民們了解到銹病的相關知識和防治技術,今年基地內的花椒樹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出現大面積銹病,“花椒樹長勢都很好”。
“現在,我們家的平均年收入大概在1萬多元。”劉驥村村民農偉說,在種花椒前,村里的年輕人大多數都出去打工了,土地荒了不少。種植花椒后,一方面有了土地租金的收入,另一方面村民還能在花椒基地上班,此外還有老百姓的務工補貼,農民生活有了明顯改善,很多外出的年輕人也回到了村里。
“榮昌區21個鎮街都來過銅鼓鎮花椒基地學習技術?!便~鼓鎮副鎮長劉德軍說,重慶市江津區、銅梁區、大足區以及四川省內江市等地都有人來學習過花椒種植經驗,銅鼓鎮花椒的名號可以說是越來越響亮。如今,銅鼓鎮正在著力思考花椒產業的深加工和銷售途徑,做大做強花椒品牌,打造集休閑、觀光與采摘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
劉驥村只是“委員幫村行動”的小小縮影。自2018年以來,榮昌區政協聚焦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戰略,以“委員幫村行動”活動為主題和抓手,在“弱有所扶、難有所解、困有所幫”上做實事、辦好事,切實把履職的觸角延伸到基層,在助推榮昌建設發展上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三年多來,榮昌區政協為全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獻計出力,圍繞脫貧攻堅、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農村廁所革命、農旅融合發展等,開展協商調研,積極建言獻策,參與委員1328人次,幫扶困難民眾278戶,幫助協調解決農業生產、人居環境整治、就業創業、基礎設施建設、就醫就學、疫情防控等實際問題700余個。(完)【編輯:蘇亦瑜】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