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0月19日電(記者 胡亦心)隨著信息技術、通訊技術的飛速發展和進步,維權手段也日益多樣化、便捷化。但沒有跟上數字信息時代發展變化的老年群體如何獲得幫助?在消費維權上,如何引入社會力量實現“社會共治”?
19日,記者從浙江省杭州市市場監管局獲悉,在持續“放心消費環境”的創建過程中,該局探索在“家門口”建設12315消費維權站(以下簡稱“消費維權站”),消費維權站直通屬地市場監管所,使消費者維權鏈路更順暢。
某社區老年群體在參加安全知識宣講活動。杭州市市場監管局供圖杭州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維權聯絡站建設緊跟行政服務“去中心化”的腳步,充分利用市場監管部門“一個街道一個所”的行政配置優勢,是對“12345”等政務集中熱線之外的有益補充,能暢通家門口“訴有所應”的渠道。“有助于將糾紛引導到源頭,引導到直管地,減少行政流轉的損耗,為訴不出企(企業),訴不出圈(放心消費商圈),訴不出區(街道社區)夯實渠道直通基礎”。
據悉,消費維權站秉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思路,根據社會力量的自身屬性開展建設,如銀泰百貨、聯華超市等大型商場超市,建設為自主受理處置糾紛的消費維權站;而像菜鳥驛站等人流密集的快遞站點,建設為告知基層所聯系方式的消費維權站。
近日,杭州瓜山新苑和小河佳苑兩處的菜鳥驛站掛上了“12315消費維權聯絡站”的牌子。據悉,這兩處菜鳥驛站與杭州上塘市場監管所、小河市場監管所聯絡直通,瓜山社區和長征橋社區的居民可以感受出門5分鐘就有“家門口聯絡站”,“放心消費隨時大聲說”的日常體驗。
杭州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這種模式還在探索階段,杭州計劃在2021年年底,在市區內建設完成280家“12315消費維權站”(包含服務站、聯絡站),且廣泛歡迎諸如“菜鳥驛站”等人流密集的社會力量加入到“12315消費維權聯絡站”的創建中,讓每個社區都有維權聯絡站,幫助消費者消費維權更便捷。(完)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