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內蒙古大興安嶺10月15日電 題:內蒙古大興安嶺摸“家底”:破解火災風險密碼
作者 張瑋 白士城
這幾日,在綽源森工公司梨子山林場176林班,森調隊員正在森林火災風險普查樣地采集可燃物,并用剪刀把樣地內的草本植物一棵一棵剪下,收集起來,然后對植物種類、高度、覆蓋率等數據進行記錄。
“在收集枯枝落葉層和腐殖層樣品時,為保證收集數據的準確性,隊員們須將小樣的邊緣進行切割,徒手逐層收集。”15日,綽源森工公司森林調查設計隊副隊長包建國告訴記者。
圖為森調隊員對采集的可燃物進行稱重。唐永朋 攝經過1個多月跋山涉水的外業調查,目前,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森林火災風險普查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從標準地采集回來的大量可燃物樣品陸續被烘干,這些埋藏在森林深處的火災風險密碼將被一一破解,成為森林防滅火工作防患未“燃”的科學依據。
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生態功能區面積10.67萬平方公里,森林面積8.37萬平方公里,活立木總蓄積10.33億立方米,是我國面積最大的重點國有林區,也是我國受森林火災威脅最大的地區之一。2020年至2022年,我國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森林草原火災首批納入國家風險普查工程。
圖為森調隊員采集可燃物。何康紅 攝內蒙古森工集團官方介紹,森調隊員主要通過獲取火災主要致災因子、孕災環境、承災體、歷史災害、重點隱患、減災能力等信息,摸清林區火災風險隱患底數,查明重點區域抗災能力,建立分型、分區的火災風險與減災能力數據庫,編制森工集團、森工公司、林場三級火災系列風險圖、風險區劃和防治區劃,提升森林火災綜合治理能力。
綽源森工公司應急事務處副主任郭宏偉介紹:“我們以此來掌握林區的歷史森林和草原火災信息,才能有效開展森林和草原火災防治及應急管理工作,為今后高效有序開展生態保護建設工作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
內蒙古森工集團官方數據顯示,此次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森林火災風險普查共涉及林區25個單位,布設普查樣地3967個、各類樣方4萬余個,共計92個工作組、600余名專業技術人員參與野外調查工作。(完)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