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10月15日電 (梁欽卿)2021年,重慶市持續開展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截至15日,重慶市排查重點企業4550家次,發現并督促整改涉危險廢物環境問題422個,立案處罰77件,抓獲犯罪嫌疑人40人,打掉犯罪團伙7個,有力打擊和震懾了違法犯罪行為。
自2020年由生態環境部、公安部、最高檢三部委聯合開展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以來,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高法院、市檢察院通力合作,市區兩級上下聯動,合力辦案,切實提高案件偵辦效率。
在查辦四川省遂寧市某公司非法轉移固體廢物案過程中,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運用川渝聯合執法機制,與四川省互通案件信息,30小時內將非法轉移的固廢原車原貨運回。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還對案情重大敏感,影響惡劣、后果嚴重的案件成立專案組,實施專案查辦。
今年以來,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組織水環境管理、執法、監測、科研團隊、法律專家對國家交辦的涉嫌環境質量監控造假的1起線索進行專案調查,并會同司法機關、鑒定機構對4起涉嫌非法轉移傾倒危廢案件進行專案調查,通過邀請專家培訓指導、參與檢查等方式,提高監管和打擊弄虛作假能力。
與此同時,重慶還通過智慧監管系統對重點危險廢物產生單位加強監管,推進危險廢物收集、產生、轉移、處置全過程數字化、可視化管理。
重慶市九龍坡區生態環境部門在辦理利用一起逃避監管方式排放水污染物案中,無人機、無人船等智能化監管手段就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夜間排查某食品廠可能存在偷排偷放情況時,因條件限制,執法人員拿出無人機,其實時圖像顯示有乳白色廢水流出,執法人員跟隨無人機顯示情況摸排,快速鎖定污染源。面對河道位置水流洶涌、水草纏繞不便采樣的情況,監測人員立即啟動無人船采樣監測固定證據,進一步遏制夜間的偷排行為,為后續處理提供了確鑿的證據。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市將繼續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堅決遏制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和自動監控弄虛作假案件,努力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完)【編輯:蘇亦瑜】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