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10月14日電 題:公租房里的“愛心廚房”:花甲老人“劉嬢嬢”的10年堅守
作者:陳鑫 殷緣
一個個“紅馬甲”穿行在灰白樓宇間,敲開一扇門,遞上一份餐……10月14日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在重慶首個公租房小區民心佳園小區,一場為空巢老人送餐的活動正井然有序地進行。
“重陽節向來有敬老愛老的傳統,希望我們的愛心餐和重陽糕能讓這些老人在節日感受到關懷與溫暖。”送餐領頭人劉心玲對中新網記者說。
圖為重慶首個公租房小區民心佳園小區。陳鑫 攝據了解,劉心玲是民心佳園小區“劉孃孃愛心廚房”志愿服務項目發起人。該項目成立于2020年,致力于為小區空巢老人提供助餐服務。項目成立前,劉心玲已堅持為小區老人送餐近10年。
時間追溯至2011年3月,剛退休的劉心玲成為民心佳園小區第一批15281名住戶之一。“我看到鄰居空巢老人冉文格生日無人陪伴,就給他做了一碗長壽面,冉文格感動落淚的畫面深深打動了我。”劉心玲告訴記者,自此便萌生了用送餐聯絡鄰里感情,溫暖空巢老人的想法。
為八旬董婆婆燉熱雞湯、給七旬潘婆婆做藕圓子……從冉文格開始,劉心玲的送餐對象開始增多,愛心餐的種類日漸豐富,逐漸成為小區居民熟知的“劉嬢嬢”。
但送餐背后也有鮮為人知的故事。年屆花甲的劉心玲也是一名空巢老人,為不斷豐富生活、充實內心,她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教小區老人保健操、壩壩舞,挨門接戶宣傳垃圾分類……在民心佳園許多志愿活動中都能看到劉心玲的身影。
圖為劉心玲上門看望空巢老人。受訪者 攝2020年,民心佳園另一個關愛空巢老人的志愿服務項目“幸福來敲門”負責人在得知此事后,聯系到劉心玲,決定成立新的志愿組織“劉孃孃愛心廚房”,將愛心舉動傳遞下去。
“以前我一個人由于時間不固定,能夠幫到的老人數量很有限。”劉心玲說,“劉孃孃愛心廚房”成立后形成了固定送餐制度,除傳統節日節氣外,其他時間間或送餐,并通過建立飲食臺賬,記載每位老人的家庭住址、飲食喜好。
據統計,“劉孃孃愛心廚房”已發展志愿者147人,累計送餐700余份。“短短一年時間里送出了我個人十年的送餐量,全靠這群‘紅馬甲’的辛勞付出。”劉心玲說。
隨著年紀增長,熱心的“劉孃孃”已漸漸“退居二線”,但“吳孃孃”吳秀珍、老黨員呂廷高等“劉孃孃愛心廚房”的志愿者仍穿梭在公租房小區的樓宇間,帶著熱氣騰騰的飯菜敲開每一扇門。(完)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