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0月14日電(錢晨菲 方俊勇 朱海亮)全長131米的高山扶手,串起了兩位失明老人的平安回家路,這是朱建江卸任之際留下的最后一份暖心禮物。
朱建江是杭州市淳安縣金峰鄉錦湖村的“85后”第一書記。其所在的錦湖村蔣嶺上自然村,位于海拔550米的高山上,村民房屋大多依山而建。
“村里方南京和方德京兩兄弟將房子建在村口,屋前便是深谷?!敝旖ń貞?,“兩位老人因眼疾,出行需要拿著木棒摸索,走得很艱難。今年我和村干部來他們家里做防范臺風‘煙花’工作時,山路濕滑,連我都差點摔了一跤。特別是我后來了解到,方德京曾經摔下過山谷,幸虧及時送醫。所以幫助老人安裝安全扶手的想法就變得格外強烈。”
“煙花”一過,朱建江立馬驅車20公里,接送安裝扶手的師傅來現場實地查看。雖解決了安裝技術的問題,但村里集體經濟薄弱,2萬多元的費用卻讓朱建江犯難,在任期間的32000元工作補貼也已被其全部用在了村里,實在囊中羞澀。
村里為失明老人裝安全扶手。方俊勇供圖如何籌錢?除了朱建江自掏腰包的6000元,和原駐村第一書記應滿紅獲抗擊新冠肺炎杭州先進個人所得的3000元獎勵,安裝費的缺口仍有1萬多元。為此,朱建江給派駐單位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岳廟管理處寫了一封《一封來自大山里的求助信》,僅僅兩天時間,岳廟管理處全體黨員干部共捐款15400元。
解決資金問題的同時,施工建造方案也一再優化。為了不影響其他村民挑擔,朱建江將扶手高度做了調整,并對部分上山路段進行加寬。隨著這條充滿愛心的高山扶手建成,兩位失明老人和路過村民的行路安全終于有了保障,而“歇不住”的朱建江,又前往當地供電局幫老人辦理了低保戶用電優惠。
“駐村一晃兩年多過去了,我的第一書記任期本月底就結束了,可心里總覺得還有很多事等著我去做?!闭驹诶先思议T口望著遠山延綿,朱建江臉上滿是眷念和不舍。(完)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