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10月12日電 (高瑞峰 吳瓊)“全省11個市76個縣(市、區)175.71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357.69萬畝;倒塌房屋1.95萬間,嚴重損壞1.82萬間。”山西省應急管理廳廳長王啟瑞介紹。
12日,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防汛救災情況。
10月2日至7日,山西省多地遭遇時間久、范圍廣、強度大的降雨天氣,烏馬河、象峪河、汾河、磁窯河等堤防決口,多地發生洪澇災害。
“受強降雨影響,省內37條河流發生洪水,汾河新絳段、烏馬河清徐段、磁窯河汾陽段和孝義段等多處發生決口。”王啟瑞介紹,全省緊急轉移安置12.01萬人,因災死亡15人、失蹤3人,直接經濟損失50.29億元。
此次強降雨致山西省公路災損6021.36公里,其中,農村公路受損5022公里;87個縣(市、區)653個鄉鎮的水利設施不同程度損毀,包括26座水電站、46座水閘、1177處灌溉設施等。
“在險情較重的太原、呂梁、晉中、運城等地,共調集救援隊伍165支13535人,動用救援車輛1210臺、水泵及大型裝備645臺(套)、沖鋒舟44艘等搶險裝備物資,搶險救援。”王啟瑞介紹。
目前,山西已緊急調撥帳篷4520頂、折疊床6600張、棉衣褲24600件、棉被12120床、棉褥9800床,用于救災。汾河新絳段決堤已合龍,磁窯河汾陽段決口已合龍,南同蒲線昌源河大橋上行線已恢復通車。
此外,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召集相關專家研究制定積水地塊排水降漬、農機化作業、小麥晚播和小麥、玉米、馬鈴薯、谷子、蔬菜、水果等主要農作物減災減損增收增效技術要點,以最大限度減少受災損失。
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進仁介紹,目前,全省農業農村系統有3000余名干部和專家在各地推廣防災減災措施、秋收秋種關鍵技術,督促協調農業保險機構定損理賠等。(完)【編輯:陳文韜】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