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昆明10月11日電 (陳靜)11日,“秘境生靈–北歐攝影師鏡頭中的野性世界”攝影展正式與云南昆明的市民見面。來自挪威、瑞典、丹麥的3位北歐攝影師,以及1位中國攝影師的70余幅野生動植物攝影作品生動展示了東西方野生動植物的不同風采,讓廣大觀眾感受生物多樣性之美。
展覽現場,展開雙翅準備捕魚的白尾海雕、躍出海面驚鴻一瞥的“幽靈鯨”、目光深邃直面鏡頭的雪猴、抬頭挺胸身形優雅的綠孔雀、紋理清晰鮮嫩欲滴的牛肝菌一齊展現眼前,讓人目不暇接。
圖為展覽現場 李嘉嫻 攝“秘境生靈–北歐攝影師鏡頭中的野性世界”攝影展由挪威王國駐華大使館、瑞典駐華大使館、丹麥王國駐華大使館、北京丹麥文化中心、昆明TCG諾地卡國際藝術中心聯合主辦。10月11日-11月1日期間,來自挪威的奧登·里卡爾森、瑞典的斯塔芬·韋斯特蘭德、丹麥的莫恩斯·特羅爾,以及特邀參加的中國云南攝影師奚志農的攝影作品在昆明展出。
圖為奚志農與自己的作品合影 李嘉嫻 攝TCG諾地卡國際藝術中心畫廊總監劉輝介紹,四位攝影師的風格各不相同,挪威攝影師奧登·里卡爾森對北極粗獷的地貌、海上和海里的野生動物深深著迷,作品以海洋野生動物為主;瑞典攝影師斯塔芬·韋斯特蘭德的作品色彩豐富、較為抽象;丹麥攝影師莫恩斯·特羅爾則致力于拍攝靈長目動物,它們的各式動作、表情靈動有趣;中國攝影師奚志農種類豐富的野生動物照片,則展現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之美。
圖為觀眾正在參觀 李嘉嫻 攝“影像是可以超越語言、文字、國家和民族的,特別是野生動植物的影像可以直擊人心,讓觀眾產生共鳴。”奚志農從事野生動植物攝影工作已有38年,并創辦了民間環保組織“野性中國”,他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很多公眾對野生動植物的了解是有限的,通過攝影展這種形式,云南的公眾可以看到北歐野生動植物的形象,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后,才能轉化為行動,保護野生動植物。
劉輝稱,攝影展開展恰逢《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一階段會議在昆明召開,借助本次展覽,希望觀眾能重新發掘地球之美,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完)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