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26日電 日前,由中國醫師協會主辦、醫聯協辦的2021互聯網慢病管理大賽全國總結大會在北京舉行。歷時半年,大賽評選出了腫瘤、感染、內分泌、呼吸四個學科的優秀病例,為提升臨床醫師的專業能力提供借鑒經驗。
現場為優秀病例醫生代表頒發證書圖(主辦方供圖)慢病已經成為中國當前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也是全世界范圍內最主要的疾病負擔之一。借助互聯網手段進行慢病管理成為新途徑。
今年3月,互聯網慢病管理大賽在北京啟動,旨在為廣大臨床醫師提供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分享互聯網慢病管理的實踐和經驗。
大賽歷時半年,經歷了病例收集、網絡投票、專家評審等環節。各學科評審專家從多個維度綜合評判了所有的提交病例,評審維度包括醫學數據收集的完整性、及時性,管理過程指標控制的有效性,不良反應評價、用藥方案的合理性,健康教育的及時性、準確性,患者用藥依從性等。
最終大賽評選出了腫瘤、感染、內分泌、呼吸四個學科的優秀病例。
其中,贛州市腫瘤醫院胸外科主治醫師陳凱旋、贛州市第五人民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劉平慶、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朱崇貴、桂林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劉林霞,分列腫瘤、感染、內分泌、呼吸學科的第一名。
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楊民出席了總結大會,他表示:“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再加上疫情防控常態化,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醫生熟悉、接受并參與到互聯網醫療服務中來,醫生群體會成為互聯網醫療的主力軍。相信此次大賽積累的經驗有助于提升臨床醫師的專業能力,更好地服務患者,推動互聯網慢病管理的規范發展。”
“慢病管理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降低慢性疾病的過早死亡率,控制慢性疾病負擔,是全社會共同的目標和責任。互聯網醫院作為一種新興業態,尚處于初期,需要產學研相互促進,為行業發展積蓄動力。”醫聯副總裁劉春梅在致辭中提到:“期待未來能和社會各界更多力量一起,圍繞疾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進行深入研究,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及效率。”
據介紹,參與此次大賽的醫生均通過互聯網平臺對患者進行了長期的隨訪管理。(完)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