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麗水9月25日電(邵燕飛 葛銘銳 劉婷 何彬峰 李琦斐)玉米、生姜、茄子……近日,在海拔740米的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畬族自治縣沙灣鎮葉橋村的高山蔬菜基地里,“畬森山”農業企業負責人蘇承波正帶領著工人們頂著烈日采收蔬菜。
“‘畬森山’現已與景寧30余個村的1000余戶農戶簽訂生產和供貨協議,并為各類高山農副產品打通線上、線下銷路?!碧K承波說,通過“訂單農業”的助農方式,今年該公司預計能為每戶農戶增收5000余元。
農產品直播銷售 景寧縣委宣傳部供圖作為浙江26個需要加快發展的山區縣之一,從前特殊的高山環境雖然饋贈給景寧人品質優良的高山物產,但也阻礙了“大自然的禮物”沖出高山,阻礙了農民的增收致富路。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近年來,一批富有激情的農創客和成功轉型的新農人正在景寧的深山中繪就一幅畬鄉振興的新畫卷。身為這幅畫卷的共同“執筆人”,受父親影響扎根鄉村的蘇承波又得到了兒子的“鼎力相助”,老中青三代人接力“追逐”農業夢的故事也成為景寧邁向共同富裕道路上的生動寫照。
農產品銷售 景寧縣委宣傳部供圖兩代人的努力 為了一個樸素的夢
“在‘家門口’上班一年能有10余萬元的收入,我的存款‘從無到有’,再也不用為家中小孩的學費發愁?!?1歲的葉碧已回到景寧7年,目前在蘇承波的高山蔬菜基地里工作的他說,自己現在的生活是在外打零工時“想都不敢想”的。
葉碧能夠實現曾經“不敢想”的生活,離不開蘇承波的“敢想又敢做”。在被問到為什么要頂著壓力把高山蔬菜的銷售責任都扛在肩上時,蘇承波說,這離不開他父親的言傳身教,“對于田地、農業還有農民,我都有著很深的感情。”
展示豐收 景寧縣委宣傳部供圖“小時候,我父親雖然在供銷社工作,但是為了養活一家人,他還會‘兼職’從事一些農業方面的工作,比如養蜂、種茯苓,這些行為深深影響了我,培育了我的農業情懷?!碧K承波說,自己從小便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把更多的高山農產品賣出去,讓偏遠山村的村民通過自己熟悉的土地增收致富。
這一樸素的夢想,在蘇承波心中扎根,也在他的行動中慢慢實現。如今,蘇承波和工人們采收的蔬菜可以乘著車,沿著盤山公路來到位于景寧縣城的蔬菜配送中心。經過挑揀、稱重、分裝,這些蔬菜又被運往全國各地,成為當地市民飯桌上的佳肴。
查看作物長勢 景寧縣委宣傳部供圖而在蔬菜配送中心的一旁,則是蘇承波打造的兼具展示、零售、餐飲功能的“景寧600”區域公共品牌展銷中心,該農產品綜合體已與景寧3000余戶農戶簽訂種植合同,實現農產品統一種苗、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包裝、統一銷售。
生鮮蔬菜、菌菇干貨、加工食品……截至目前,“景寧600”展銷中心共接納600余款產品的銷售。通過與旅行社合作、進行市場宣傳推廣等方式,自2019年7月開業至今,該中心的銷售額已達2000余萬元。
玉米地勞作 景寧縣委宣傳部供圖第三代人的接續 樸素的夢沖向“云端”
“1號鏈接是產自畬鄉景寧的高山原生態冷水雪茭?!薄?號鏈接的畬土豐月子姜均為基地直供?!薄?號鏈接惠明茶曾獲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在時下網絡直播的熱潮中,“畬森山”的高山農產品也沖向“云端”,與越來越多的網友“見面”。
將一件件高山農產品搬進直播間的,是蘇承波的兒子蘇子牛。雖然同樣是受父親影響,但是蘇子牛成為一代新農人的過程,卻沒有蘇承波那般“順利”。
“我曾經不理解父親堅持做農業這件事,直到有一年秋天回家,路上看到許多大南瓜爛在田地里,父親告訴我,這些大南瓜的品質比我在城市里能夠買到的都要好,然而它們卻只能爛在地里,除了喂豬沒有其他銷路。”蘇子牛說。
也正是那一次,蘇承波向蘇子牛講起自己做農業的初心:為高山上品質好卻賣不掉的農產品找個銷路,幫助農民謀求更高的收入。
就這樣,逐漸理解父親、并被父親所打動的蘇子牛于2018年從上?;氐骄皩?,幫助父親發展農業事業。
直播帶貨幫助蜂農將2000多箱蜂蜜銷售一空,組建“90后”青年團隊為農產品設計統一包裝以方便銷售,通過小程序、公眾號、等平臺打通線上銷售渠道……蘇子?;剜l后,將農業與“新”相結合,新時代、新模式、新思維,景寧的高山農產品進一步沖出了高山,受到了更多民眾的青睞。
“在‘云’上為景寧的高山農產品開拓銷路雖然辛苦,但是意義重大。”蘇子牛說,特別是邀請農戶一同通過直播向網友介紹景寧的生態環境、高山蔬菜的健康價值等內容時,成就感會不自覺地產生。
蘇子牛表示,當前自己最大的愿望便是帶領更多民眾參與到直播帶貨和線上銷售當中,將更多的“景寧好貨”賣出去,在帶動農產品銷售、實現共同富裕的同時,讓更多人了解景寧,感受景寧的美。(完)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