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中學保安沒收學生月餅零食扔一地”的新聞引起了大家的熱議和質疑。被“沒收”的月餅,水果,零食,飲料等散落一地……
對此,校方稱,開學時已經告知家長學生進校時不準攜帶零食的規定,今后會繼續和家長進行進一步的溝通,并做好規范管理的工作,加強對保安的培訓。對于堆放在地上的食物,校方稱會采取合理合規的方式進行處理。
看到這個新聞,網友們紛紛議論起來,有人認為學校這樣做是浪費食物;也有人認為,校方不讓帶零食是從學生們的飲食衛生和健康安全角度來考慮,有一定的道理;還有人質疑這是校方為了維護學校內部利益的“別有用心”的規定……
面對各種各樣的爭議和觀點,我們不妨先解決一個問題——禁止學生攜帶零食進入校園的規定到底是否合理?一方面,食品安全問題的確不容小覷,但用“一刀切”的方式來禁絕外帶零食,是否有“懶政”之嫌?
其次,就算“規定”神圣不可侵犯,被沒收的水果和零食是否可以有更好的處理方式?雖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是實在沒有必要死教條。靈活地運用規則,和家長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溝通,進一步完善規章制度,才能營造真正的文明校園。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