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杭州9月22日電(錢晨菲)“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當中,言傳身教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我覺得在慈孝文化的傳承方面,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視的?!?2日,談及慈孝傳承這一話題,原中國女子乒乓球隊運動員、乒乓球大滿貫得主鄧亞萍接受中新網(wǎng)專訪時說,受父親影響,自己正努力做到“球場是嚴師,回家是慈母”。
當日,2021第七屆慈孝文化節(jié)開幕式暨年度慈孝人物頒獎盛典在杭州舉行?;顒又?,鄧亞萍被聘任為“2021慈孝文化大使”,為傳承大愛添磚加瓦。
中新網(wǎng)專訪。談玉坤 攝" src="http://i2.chinanews.com/simg/ypt/2021/210922/771c579f-ec34-46dd-8687-9e11ce24184b_zsite.JPG" title="鄧亞萍在杭州接受中新網(wǎng)專訪。談玉坤 攝" />鄧亞萍在杭州接受中新網(wǎng)專訪。談玉坤 攝“我父親今年88歲,母親84歲,兒子今年剛考上理想的高中。我相信有很多跟我年紀相仿的人,都上有老下有小。慈孝對我們來說,是要在盡孝的同時,撫養(yǎng)好下一代。”鄧亞萍坦言,為人母后,其更能體會到父輩的不易。
作為原中國女子乒乓球隊運動員,獲得過諸多榮譽的鄧亞萍坦言,自己在乒乓球上取得的成績與年幼時父親的言傳身教密不可分?!拔业母赣H是一位乒乓球教練,從小他對球場上的我很嚴格,但是生活中他是個慈父,讓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她介紹,受父親影響,自己如今面對兒子的教育亦是如此。
鄧亞萍與彎灣托管中心智力障礙孩子合影。主辦方供圖“耳濡目染是最好的教育?,F(xiàn)在我們三代人住在一起,敬老愛幼是家規(guī)。我兒子在生活中看到我怎么孝順父母后,他也會主動幫姥姥姥爺做事,照顧他們。”鄧亞萍說。
談及緣何訓練兒子打乒乓球,鄧亞萍說,比起希望他拿冠軍,自己更看重的是體育運動對其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
“我覺得現(xiàn)在的孩子生活的太幸福,所以我很愿意在可控的安全范圍內,讓孩子盡可能的吃苦,而做運動員的第一步就是能吃苦。在一次次的訓練、一次次的吃苦中,能鍛煉孩子的意志力和不言敗的性格?!编噥喥颊f,對于兒子今年考上理想的高中,她很欣慰。同時,也希望他能學好習、打好球,沉下心來做好該做的事情。
“慈愛”與“嚴厲”的相輔相成,是鄧亞萍父親對她的言傳身教,也是她對孩子的情感表達,更是她聚焦家庭對“慈孝”的理解。
而放眼社會層面,在受聘為“2021慈孝文化大使”的鄧亞萍看來,一本聘書的背后是肩負起更多的責任。在當日的活動現(xiàn)場,她就開啟了“履職”初體驗。為今年的年度慈孝人物/團隊——搭起“愛的港灣”的彎灣托管中心頒獎時,鄧亞萍便手揮鍋鏟與來自該托管中心的智力障礙孩子們“切磋”球技,一個張開的懷抱、一個豎起的大拇指、一句接到球時的夸獎,都是她對這群特殊孩子向陽而生的鼓勵。
“‘慈孝’是一個民族的本和根,是每個炎黃子孫心里的準繩,宣傳好慈孝文化,有助于形成人與人之間互敬互愛的社會氛圍。作為‘慈孝文化大使’,我也會盡我所能,通過各種形式傳遞正能量?!编噥喥颊f。
據(jù)悉,本次活動由中國新聞社、杭州靈隱寺主辦,由杭州靈隱寺、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浙江海外聯(lián)誼會、浙江省歸國華僑聯(lián)合會和浙江民盟企業(yè)家聯(lián)誼會承辦,并得到了中國新聞周刊、中國慈善家雜志社和杭州云林公益基金會的支持。(完)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