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9月22日電(王逸飛)9月22日,2021第七屆慈孝文化節開幕式暨年度慈孝人物頒獎盛典在杭州舉行。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原第一副主席張梅穎在活動開幕式上表示,慈孝是華夏文明的倫理起點,已成為世代炎黃子孫內化于心的自覺行動,在當今少子老齡化的社會,包括慈孝文化在內的民族優秀文化傳統不能丟。
22日開幕的慈孝文化節,邀請了黨政、學界、宗教界、僑界、媒體等領域的150余名代表與會,通過舉辦年度慈孝人物頒獎盛典、“慈孝養老”論壇、慈孝漫畫紀念展、慈孝專列主題活動等,從多元角度創新闡釋、傳播慈孝文化。
談及慈孝,張梅穎表示:“慈孝是華夏文明的倫理起點。五千年歷史長河,造就了中華民族以儒家文化為正統,以忠孝思想為核心,進而形成了穩定的家庭倫理體系、社會道德體系、國家治理體系,使得中華文化綿延不絕、生生不息,成為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的民族重視傳統,重視家庭,把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作為人倫的根本、治國的準則,在家庭尊老愛幼,在社會提倡推己及人,這些綱常倫理已經成為被中華兒女普遍認同的文化記憶融入到我們的血液中,成為世代炎黃子孫內化于心的自覺行動。”
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原第一副主席張梅穎。主辦方 供圖當下,中國社會的老齡化趨勢不斷加快。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20》顯示,到2022年左右,65歲以上人口將占到中國總人口的14%,實現向老齡社會的轉變。該背景下,張梅穎也提及了傳承慈孝文化的重要性。
她認為,不論世界如何變化,不論科技如何進步,包括慈孝文化在內的民族優秀文化傳統不能丟,特別是在當今少子老齡化的社會,弘揚慈孝文化,使其在新時代不斷得到發揚光大,并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機組成部分,對維系家庭幸福、社會和諧穩定的意義不言而喻。當然在少子老齡社會提倡慈孝文化的同時,政府養老的責任也不能忽視。
由中國新聞社與杭州靈隱寺主辦的慈孝文化節已經連續舉辦七屆,并逐漸成長為面向全球華人、在海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文化交流品牌,成為面向國際社會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載體。
張梅穎認為,該活動充分體現了新聞媒體和宗教界在傳承與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加強海外聯誼方面的創新之舉與獨特作用。她表示,希望中國新聞社、杭州靈隱寺發揮各自優勢,不斷增強文化節在傳承慈孝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助力黨和政府積極應對老齡化社會的挑戰,團結和凝聚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致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她也向全社會呼吁:“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身體力行,從我做起,成為傳承慈孝文化的‘踐行者’,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成為一種良好社會風尚。”
據悉,2021第七屆慈孝文化節由中國新聞社、杭州靈隱寺主辦,由杭州靈隱寺、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浙江海外聯誼會、浙江省歸國華僑聯合會和浙江民盟企業家聯誼會承辦,并得到了中國新聞周刊、中國慈善家雜志社和杭州云林公益基金會的支持。(完)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