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19日電 (記者 杜燕)正在舉行的2021北京時裝周召開2021北京時尚高峰論壇,來自政府部門、高校、企業等代表分別從經濟、政治、文化、產業、藝術、設計、品牌等視角,結合國家戰略以及首都經濟與文化互動發展,暢談時尚產業賦能城市更新發展。
當前,時尚產業已成為城市產業轉型的重要方向以及城市更新的關鍵動力。北京時裝周致力于成為助力北京時尚產業轉型的重要推手與持續賦能全國文化中心、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有效載體和具有借鑒意義的示范樣板。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張家灣設計小鎮舉行的2021北京時尚高峰論壇,是2021北京時裝周的重要板塊,以“首都時尚產業新‘北京模式’,賦能城市更新發展”為主題。
北京市通州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湯一原指出,當前北京城市副中心正立足新發展階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城市框架全面成型與現代產業體系全面構建,城市品質實現了跨越式的提升。張家灣設計小鎮作為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支撐,將加快釋放政策疊加效應紅利,更加廣泛地匯聚國際創新創意,吸引更多國際頂尖的設計機構、設計大師、設計新銳加速匯聚,打造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的國際高地。
2021北京時裝周組委會主席團主席、北京時裝周組委會主任吳立致辭表示,隨著非首都功能疏解,時尚產業成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賦能首都城市更新的重要方向。五年來,北京時裝周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打造了集文化價值、社會價值、傳播價值、商業價值、資源價值等于一體的時尚產業生態平臺,培育出以“北京”命名的城市文化IP,始終與首都的發展脈搏同頻共振。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丁剛認為,時尚產業為城市更新賦予新動能,城市更新為時尚產業提升拓展新空間。他建議要把握全球時尚產業發展趨勢,加強設計支撐力、品牌帶動力、創新智造力、人才凝聚力、資源整合力、市場響應力、融合發展力,以設計提升時尚產業發展層級,推動時尚產業與城市更新融合發展。
好的城市文化生態會激勵時尚。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文史教研部教授、創新工程項目組首席專家陳宇飛建議要以“時尚”文化帶動活態體系建設,以“創新”促進能量集聚和釋放,以“完整性”涵育文化活力。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研究員孫淮濱分析了“十四五”紡織行業重點發展方向,強調要促進紡織行業綠色發展,繼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強產業鏈安全和原料安全建設,將中國的紡織產業集群升級成為世界級的產業集群。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經濟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杭敏表示,時尚業可持續發展成為全球共識。在滿足自身當前需求的前提下,要構建一個不過度消耗資源的社會,避免破壞生物多樣性,以及其他人群、社會、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穩定性。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石曉冬強調,在城市更新的過程中要以高水平設計為驅動、高質量更新為帶動、文化競爭力為拉動、以城市共創為推動,通過空間、城市設計的升級,提質擴容新消費,形成產業集群和規模效應。
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時裝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呂越指出,時裝行業不僅具有前沿的引領性,還具有非常強的實驗性、科技性和傳承性,要內外結合設計出屬于自己的、經得起時間檢驗的特色符號和品牌。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副院長劉江紅表示,北京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為時尚產業發展孕育了全新的機遇。她建議孵化一些具有中國品質的數字媒介時尚品牌,建立以數據來驅動的時尚產業的運營體系,營造出數字化的消費場景,為未來時尚產業打開一片藍海。
2021北京時裝周組委會主席團副主席、北京時尚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顧偉達作總結發言,認為與會專家圍繞論壇主題表達了在新時代下時尚如何為城市發展賦能、時尚文化如何塑造城市氣質、時尚消費如何促進城市社會消費,以及城市文化活力與城市的未來、時裝藝術助力設計產業發展等真知灼見,顯示了人文的高度、深度與跨度,對時尚產業賦能城市更新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與可持續探索理念。(完)【編輯:房家梁】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