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南都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近日,上海鍥特電子有限公司、上海誠勝實業有限公司、深圳市譽暢科技有限公司三家汽車芯片經銷企業因哄抬芯片價格被開出總計250萬的罰單。
經查,上述企業大幅加價銷售部分汽車芯片,如進價不到10元的芯片,以400多元的高價銷售,漲幅達40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經營者不得有下列不正當價格行為:(三)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高上漲”的規定,構成《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六條第一款第(三)項所指的“利用其他手段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快、過高上漲的”價格違法行為。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受全球半導體行業整體開工不足、日本地震、德州暴雪等事件疊加影響,汽車芯片供給嚴重不足。與此同時,我國新能源汽車產能擴大,對芯片需求明顯增加,加之5G技術發展迅速,電子領域對芯片的需求快速增長,導致國內汽車芯片產生供需失衡。國內個別不法商販惡意搶購芯片哄抬價格,造成部分汽車芯片價格持續上漲,有的上漲3-10倍,個別上漲達30-40倍,嚴重影響汽車行業有序生產和健康發展。
本案中,三家經銷企業利用我國汽車芯片供需失衡,在采購價格基本穩定的情況下,大幅加價銷售汽車芯片。下游汽車零配件企業因無芯片可用,面臨斷供違約賠償的風險,不得不接受當事人高額報價。總局方面表示,經銷企業這種大幅加價行為,不僅不能增加產品供應,緩解供需矛盾,反而制造緊張情緒,致使零配件制造商、車企等各環節恐慌性備貨,進一步加劇供需失衡,推動價格過快、過高上漲,擾亂市場價格秩序。
除汽車芯片外,今年以來,我國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大幅上漲,一些品種價格連創新高,對下游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影響較大。個別不法商販、游資集團惡意搶購、囤積居奇、哄抬價格,嚴重擾亂市場秩序;一些企業還存在將自主定價等同于隨意定價的錯誤觀念。
總局方面強調,經營者的價格行為,即定價策略、價格標示、運用的價格手段都將嚴格受到市場監管部門監管,針對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商品,經營者依據生產經營成本和市場供求狀況制定價格,但不能僅強調市場供求而不考慮生產經營成本,企業要遵循公平、合法和誠實信用的定價原則,合理定價。下一步,總局將繼續強化價格監測,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維護良好市場秩序。(記者蔣小天)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