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惠民保”持續掀起參保熱潮。5月29日,記者從承保機構獲悉,“深圳惠民保”參保人數已近300萬。“深圳惠民保”參保不限年齡、職業、戶籍和健康狀況,數據顯示,18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參保占比超22%,市民可用醫保個賬余額為子女購買“深圳惠民保”。
“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作為父母的掌中寶,每個孩子自出生起就被百般呵護,希望平安健康地長大。“深圳惠民保”在少兒醫保報銷基礎上,對醫保目錄內外的高額醫療費用再報銷,進一步減輕學校和家庭負擔,給廣大兒童青少年提供全面的醫療保障。溫馨提示廣大家長,抓緊為孩子辦理,錯過此次集中繳費期今年再無機會投保。
(資料圖片)
少年兒童的重疾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和風險,由于身體發育尚未完全,抵抗力、免疫力較低下,自我保護意識不足等原因,孩子發生意外傷害的概率較成年人高。且現代醫學數據表明,近年來少年兒童的重疾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兒童患先天性心臟病、白血病等惡性腫瘤、黏多糖貯積癥等“罕見病”。以惡性腫瘤為例,國際兒童腫瘤學會調查顯示,兒童腫瘤發病率近十年以年均2.8%左右的速度增長,兒童腫瘤已成為僅次于意外傷害的第二大兒童死亡原因。根據健康深圳行動推進委員會發布的《深圳居民健康白皮書2020》可知,深圳0-14歲主要惡性腫瘤發病是白血病,構成占比39.7%,15-44歲甲狀腺發病排第一,占比38.26%。
那么當重大意外或疾病不幸降臨時,除了享有少兒醫保等政策外,還有什么能為家庭分擔壓力?如果現在亟需承擔一大筆自費費用,又該怎么辦?
“深圳惠民保”提供五大保障責任,在少兒醫保基礎上,對符合保障內的費用進行二次報銷,進一步減輕家庭負擔,給每個孩子和家庭提供堅實屏障。在醫保目錄內保障方面,“深圳惠民保”待遇一提供住院、門特病種、經單行支付的國談藥品醫療費用保障。為有效解決高額自費醫療費用負擔,“深圳惠民保”將住院自費合規藥品和檢驗檢查費用、門診合規藥品費用分別納入待遇二和待遇三;“深圳惠民保”將本地高發罕見病自費藥品納入待遇四,進一步減輕兒童青少年終生服藥面臨的高額醫療費用;待遇五則將“港澳藥械通”指定藥械納入保障,以磁力可控延長鈦棒舉例,治療脊柱側彎的兒童青少年植入這種鈦棒后,日后脊柱發育伸長時,可在體外遙控鈦棒,避免多次“開刀”延長鈦棒的痛苦。據國家公布數據顯示,脊柱側彎已成為繼肥胖、近視后,危害我國兒童及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殺手”。根據深圳中小學生脊柱側彎篩查項目的100萬人次篩查結果顯示,100個11-14歲的深圳青少年中就有5個脊柱側彎。
“深圳惠民保”由深圳市醫療保障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深圳監管局共同指導,價格88元/人/年,為深圳醫保參保人提供醫保目錄內外超300萬元保障額度。
18歲以下參保人群占比超22%
最新官方數據顯示,目前“深圳惠民保”參保人數已近300萬。在所有參保用戶中,18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占比超22%,其中,12歲以下兒童占比76%,這充分體現了深圳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和較高的保障意識,為孩子構建全面的、多層次的醫療保障。
醫保個賬余額可為子女參保
市民可用醫保個賬余額為子女購買“深圳惠民保”,只要曾經參加過深圳一檔醫保的參保人就有醫保個人賬戶,如果個賬余額足夠的話,深圳基本醫保參保人還可以為本人及參加本市基本醫保的配偶、父母投保繳費。深圳一檔醫保個賬余額不足的,或僅參保深圳二檔、三檔醫保的參保人也可以使用微信等其他方式支付。
“深圳惠民保”將于下月底停止投保繳費,保障統一于2023年7月1日零時生效。現在投保正好與原“重疾險”保障無縫銜接,提醒深圳醫保參保人,盡早投保,一旦錯過此次集中投保時間將無法補繳。深圳醫保參保人可以通過“深圳惠民保”公眾號投保繳費,也可通過“深圳醫保”公眾號、“城市一賬通”公眾號、“i深圳”APP、“粵省事”APP及小程序、支付寶、微保以及抖音商城搜索“深圳惠民保”進行參保,參保方式多樣便捷。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