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是莫名其妙打噴嚏、流眼淚、流鼻涕、起疹子,去醫院看過不是感冒,我猜可能是過敏,今天第一次來做過敏原的檢測,沒想到真的把過敏的‘元兇’揪出來。”南山區大沖社區居民黃先生(化名)說。
2023年4月20日,“呼吸健康萬人篩查”——全國過敏人群健康關愛行動(深圳站)在南山區醫療集團總部大沖社康中心啟動,南山區率先在全市啟動社區過敏性疾病的篩查,不少居民現場免費體驗了屋塵螨、粉塵螨的皮膚點刺篩查服務,黃先生等多位居民被篩查出塵螨過敏。
據介紹,該公益項目由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南山醫院)(以下簡稱“南山醫院”)和廣東省鐘南山醫學基金會聯合開展,以為社區居民免費篩查過敏原為基礎,推動三甲醫院優質醫療資源進社區,推進過敏性疾病的醫防融合,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同質化的醫療服務,打造過敏性疾病醫防融合的“深圳模式”,為深圳制定過敏性疾病防治方案提供參考。
【資料圖】
首批將在3個社康免費篩查過敏原
過敏性疾病已成為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也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21世紀重點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根據世界過敏組織(WAO)的統計,全球有近40%的人曾經或正在被過敏困擾,并且其患病率有逐漸增高趨勢,預計2050年全球大約40億人口將患有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和特應性皮炎。在中國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的發病率也急劇升高。數據顯示,我國過敏性哮喘患者人數達4570萬,過敏性鼻炎患者人數約有1.6億。
2023年3月,“呼吸健康萬人篩查”的子項目全國過敏人群關愛行動正式啟動,該項目由廣東省鐘南山醫學基金會聯合中華預防醫學會過敏病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聯合發起主辦,面向過敏及潛在過敏人群,免費提供屋塵螨、粉塵螨的皮膚點刺篩查服務。
4月20日,在深圳市社區衛生協會和南山區衛健局的支持下,“呼吸健康萬人篩查”——全國過敏人群健康關愛行動在深圳社區正式落地。作為首批承辦該公益行動的醫療機構之一,南山醫院將聯合深圳市各級醫療機構,調動社會各界的力量,整合優質資源開展該公益項目,打造過敏性疾病醫防融合的“深圳模式”。
“過敏性疾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目前深圳社康中心過敏性疾病的防治存在‘三缺’的問題,即一是社康醫護人員缺乏過敏性疾病防治的專業知識和技術,二是缺乏新的過敏原檢測項目,三是缺乏藥品。”深圳市社區衛生協會副會長趙云鵬說,該項目啟動后,將帶動基層社康補足“三缺”,更好地為老百姓服務。
據介紹,深圳站首批選擇了在南山、福田、龍華的3家社康中心免費開展過敏原的篩查,推進過敏性疾病醫防融合,其中,南山大沖社康中心為首家。首批社區計劃免費篩查8000人。
構建過敏性疾病一體化防治模式
中華預防醫學會過敏病預防與控制專委會名譽主委、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南山醫院)過敏防治中心主任劉光輝教授表示,以醫防融合為抓手,深圳組建了15個以重大疾病防治中心為“龍頭”,聯盟醫院為“骨干”,社區健康服務機構為“網底”的防治聯盟,把醫防融合的關口下沉到社康。
作為深圳首個成立的過敏防治中心,南山醫院過敏防治中心以“打造區域領先、國內一流的國家級高水平過敏防治中心”為目標,全面推進“健康中國”戰略,推進深圳乃至粵港澳大灣區過敏性疾病的醫防融合。
劉光輝教授,南山醫院將聯合深圳各級醫療機構、社康中心參與醫防協同,以免費屋塵螨、粉塵螨的皮膚點刺篩查為基礎,篩查出過敏及潛在過敏人群,進行規范化的脫敏治療,并為他們提供院前、院中、院后健康全過程監測,構建起預防保健、早期篩查、臨床診療、健康管理一體化的過敏性疾病防治模式和閉環管理體系,助推深圳市過敏病防治工作,為深圳制定過敏性疾病防治方案提供調查樣本和參考。
同時,過敏防治中心團隊還將加強對社康中心醫護人員的培訓,幫助他們掌握過敏性疾病篩查和診療規范,提升過敏性疾病的專科診療和健康管理能力,讓過敏性疾病患者在家門口就能得到高質優效的醫療服務。
“脫敏治療至少需要5年,每次跑到醫院去治療,患者會很不方便,如果在家門口的社康中心就能得到同質化的脫敏治療,就大大方便了患者。同時,在三甲醫院醫生的指導下,社區醫生加強對過敏性疾病患者的全過程監測、全周期管理,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大提高深圳過敏性疾病的防治水平。”劉光輝教授說。
南山區衛健局副局長朱薇表示,作為率先啟動該項目的區域,南山區將高質量完成該公益項目,讓該項目更好地惠及轄區群眾,同時積極探索出可復制可推廣的過敏性疾病防治經驗,為建設健康南山、健康深圳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