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口服膠原蛋白肽”“口服玻尿酸”
【資料圖】
此類口服美容產品走紅
伴隨而來的是從未停止的爭議
大眾對其“智商稅”的論調此起彼伏
近日
有網友稱喝完口服玻尿酸產品后引發腹瀉
奧一新聞記者搜索發現
網上有不少消費者曾表示使用“口服美容產品”后
出現了不良反應
這類產品究竟能不能喝?
奧一新聞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No.1
喝了“膠原蛋白肽”脫發還心悸?
不少消費者怒斥被欺騙
隨著口服美容產品的知識普及愈來愈廣,消費者對口服膠原蛋白產品的認知逐步加深。一些消費者已經了解到,大分子的膠原蛋白通過進食進入人體會被分解成為氨基酸,無法定向合成膠原蛋白作用于皮膚。因此,口服美容市場的“后來者”開始借“大分子膠原蛋白無效,但小分子有效”的認知,借機宣傳自己的產品采用的是小分子膠原蛋白,即膠原蛋白肽。
膠原蛋白和膠原蛋白肽,雖然只是一字之差,卻有許多不同。膠原蛋白,是一種長鏈蛋白質,分子量大,通常有幾千個氨基酸組成。膠原蛋白是體內最重要的結締組織蛋白,主要存在于皮膚、骨骼、肌肉、肌腱、血管、角膜和牙齒等組織中,它們為這些組織提供了結構和彈性。基于此,膠原蛋白分解出來的小分子肽類——膠原蛋白肽就誕生了。
以各大電商平臺頻繁出現的新晉品牌“五個女博士”為例,其主打補充膠原蛋白肽、美白等功效型飲品,在官方宣傳口徑中就介紹產品含有小分子魚膠原蛋白肽、彈性蛋白肽等。
奧一新聞采訪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陳慧婷,她告訴記者,膠原蛋白肽是一類保健品,以富含膠原蛋白的新鮮動物組織(如豬牛羊等動物皮膚或骨骼中、魚皮的膠原蛋白等)為原料,經過提取、水解、精制生產的,無需消化直接被人體吸收。經人體充分吸收利用后,對于改善干燥、粗糙、松弛、皺紋等肌膚衰老問題有一定的功效。
在口服膠原蛋白肽產品風頭正勁之時
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搜索發現
不少消費者開始“拔草”
對口服膠原蛋白肽產品的虛假宣傳
以及不良反應發起投訴
圖源:黑貓投訴平臺
圖源:黑貓投訴平臺
在小紅書上和抖音上
消費者更普遍的負面作用反應是
失眠、長胖、脫發、生理期推遲或者紊亂
圖源:小紅書平臺
圖源:小紅書平臺
意潤健康董事長楊克煒告訴記者,事實上,服用膠原蛋白肽所產生的反應跟膠原蛋白肽本身的純度、分子量大小和動物來源均有關系。此外,產品的服用效果還因人體本身的消化吸收情況而異。他建議,購買這種產品,應該重點關注產品的生產企業和工廠,選擇信任度、知名度高的品牌會相對比較安心。
對于不良反應,陳慧婷也認為,如果長期并且大量服用膠原蛋白肽,因攝入額外熱量可能長胖;也可能導致過敏、長痘,但與月經紊亂關系不大。她提醒,在平常生活當中,最好能夠正確服用膠原蛋白肽,并且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和口服膠原蛋白肽產品一樣“賣概念”的還有
“玻尿酸礦泉水”和“玻尿酸口服液”
此類產品打出“喝出水光肌”
“美白、抗老”“補水、防脫”等廣告營銷口號
究竟是“高科技”還是“智商稅”?
上海市消保委、江西省市場監管局
均就此發文提醒過
No.2
“口服玻尿酸”有用嗎?
有關部門發文稱無美容作用
上海市消保委早前在微信公眾號針對部分玻尿酸食品打出“吃出水光肌”賣點,發文連問玻尿酸食品亂象:玻尿酸食品是不是真能“吃出水光肌”?是誰在說玻尿酸食品能“吃出水光肌”?商家是用什么辦法做到“精準洗腦”?2月10日,上海市消保委發出了上述亂象監督后續并提到,就營銷號宣傳上,小紅書開展了專項治理工作,回查3712條相關筆記,下架夸大宣傳容易誤導用戶的筆記1028條。
在玻尿酸食品亂象調查中,奧一新聞發現上海市消保委專門提到了華熙生物的“水肌泉”飲料,并希望其向消費者提供權威證據證明該飲料給皮膚補水的功效。在上海市消保委出示的宣傳資料中,“水肌泉飲料旗艦店”(現為“水肌泉旗艦店”)在玻尿酸飲用水的銷售頁面中特別突出“可以喝的‘玻尿酸’”“雙重解渴”暗示飲用水中的玻尿酸可以給皮膚補水,并在頁面的問答中告訴消費者玻尿酸經過消化會從大分子玻尿酸變成小分子玻尿酸。
記者此前曾采訪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徐翔,他表示,玻尿酸作為透明質酸鈉,就其成分而言,通過消化道的吸收,口服玻尿酸可能難以產生如宣傳所說的補水作用。在看他來,類似產品更像是早期保健品領域“口服膠原蛋白”的二次包裝:吃進去的膠原蛋白在被消化分解成為極其微小的氨基酸之后,進行 “隨機分配”,去向未知。
江西省市場監管局曾發文提醒,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批準玻尿酸為“新食品原料”,可添加到乳制品、飲料、糖果巧克力、冷飲等食品中。但是,玻尿酸推薦食用量≤200毫克/天,且嬰幼兒、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人群不宜食用。特別需要明確的是,玻尿酸是大分子的多糖,無法被人體直接吸收,需先經過胃腸道的消化分解,轉化成小分子糖后,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目前,暫無嚴謹可靠的人體實驗數據證明口服玻尿酸有美容效果。
采寫:奧一新聞記者 林詩妍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