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談論商務車廂的開放
到要求加開班次、縮短行車間隔……
近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深圳地鐵11號線的擁擠
在市民中引起一場大討論
越來越多的人為地鐵建言獻策
聚民智而為
深圳地鐵進行了一系列優化
商務車廂高峰期進行開放、
縮短行車間隔至極限、買車提上日程
可緩解擁擠的其他地鐵工程也正在施工中
此前報道↓↓↓
1.深圳地鐵正面回應!擠不上的11號線怎么解?商務車廂咋處理?
2.深圳地鐵11號線擠爆了怎么辦?有人提出這建議,網友吵翻了!
圖源:深圳地鐵
眾多聲音之中
有網友發出疑問
為什么11號線會這么擠?
調查發現,開年以來,由于承擔了來自其他三條線路,尤其是14號線(東部快線)的換乘客流,疊加返深返工的因素,深圳11號線出現了運力不足的情況。
No.1
深圳地鐵11號線有多擠?
網友反映,深圳11號線的擁擠主要集中在崗廈北站。
3月15日早上八點半左右,奧一網基層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來到了崗廈北地鐵站。實測結果顯示,從等待到上車花費約12分鐘,在等待到第二趟的時候擠進了地鐵,兩趟車的抵達間隔大約5.5分鐘。
崗廈北站內,各條線路客流不斷,站廳內到處都是通勤上班族。深圳地鐵11號線的站廳內,客流一波接一波。即使崗廈北已經是始發站,空車也很快就會在這被填滿。
2022年10月28日,被稱為“深圳之眼”的深圳崗廈北綜合交通樞紐開通。2號線(8號線)、10號線、11號線、14號線在此匯聚,客流也因此攀升。
經過短短不到半年的運營,崗廈北站已經成為新晉地鐵“流量王”。數據顯示,2023年2月13日至2月17日,崗廈北站日均客運量達到22.65萬人次,位列全網第二,僅次于深圳北站的30.86萬人次,日客流量突破20萬已經成為常態。
No.2
11號線為什么會變擠?
11號線的擁擠,受到14號線的開通,疊加開年后返工返學潮的影響。
根據百度實時遷徙地圖,3月以來,3、4、5、11、12日的遷入數據顯示,深圳成為僅次于廣州的全國熱門遷入地(目的地),其余大多數時候也能位列榜單第三名。
深圳交通部門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以來,深圳市交通出行數據增長明顯,特別是2月下旬以來,主要交通監測數據已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
自年后開工以來,深圳地鐵全網客流量屢次突破歷史記錄,連續20個工作日單日客運量超過700萬人次。
進入3月,地鐵客流勢如破竹,節節攀升。3月3日,深圳地鐵全網單日客運量869.13萬人次,首次突破860萬客流大關,刷新單日客流最高紀錄。當天,深圳地鐵10號線、11號線、12號線、14號線和16號線同步創下歷史客流新高。
圖源:深圳地鐵
承擔了2號線(8號線)、10號線、11號線、14號線四線換乘任務的崗廈北站更是“人潮涌動”。隨著2022年10月28日14號線的同步開通,深圳地鐵11號線的客運量呈現出激增態勢。
數據顯示,2022年11月的日均客運量較10月增長了約15萬,形成一個小高峰。今年2月,疊加防疫政策優化以及假期后返工等因素影響,11號線客運量再度激增。
對比14號線開通前后的11號線的數據,更能直觀地感受到14號線開通對11號線的影響。
14號線開通前,11號線在10月11日(星期二)、10月27日(星期四)兩個工作日的客流量分別為40.07萬人次、44.84萬人次;
14號線開通后,11號線在11月3日(星期四)、11月23日(星期三)客流量則分別為51.97萬人次、56.03萬人次。
由此可見
在14號線開通后
11號線客流量確實產生了
較明顯且固定的增長
有市民詢問
擁擠的客流從何而來?
No.3
11號線的人都是從哪里來的?
根據深圳地鐵11號線2023年各換乘站總換入客流量統計,截至3月13日,崗廈北站、前海灣站、福田站位列11號線換入客流量前三名。
深圳地鐵線路圖顯示,崗廈北站支持換乘2、10、11、14號線,前海灣站支持換乘1、5、11號線,福田站支持換乘2、3、11號線。
數據顯示,3月3日全網歷史最高客流當天,換乘客流前五的站點分別為:深圳北站23.46萬人次、崗廈北站22.6萬人次、布吉站19.07萬人次、前海灣站17.97萬人次、福田站17.32萬人次。
觀察數據不難發現,換乘客流前五的站點中,崗廈北、前海灣、福田三個站點同時也是11號線換入客流量的前三甲。
采寫:奧一網基層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鄭少純 余悅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