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信不立,事無信不成。作為深圳市中心城區,福田區立足“以人民為中心”工作理念,構建以誠信建設為標志的改革新路徑,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目標的要求,在全市率先實行政務服務信用審批改革,將信用信息應用到審批服務的各個環節,實現政務服務領域征信、管信、用信從無到有的轉變,形成了“444+信用”福田模式,全面推進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用誠信和智慧擦亮城市名片。
據介紹,福田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引入信用共享、信用大數據等改革元素,通過打造一個信用庫、設計三種應用方式、制定一個實施辦法,促進信用元素在政務服務領域的高效、便捷、規范流動,減材料、減時限、減環節,努力達到“零材料”“零時限”辦事體驗,推動信用監管改革,形成“標準公開、誠信高效、審管結合、各負其責”政務服務信用體系,帶頭營造“誠信得便利,失信受制約”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福田區信用審批示范大廳(e站通)外景
01
創新“三種模式”
實現信用審批新突破
以前,不少企業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困境,在辦理審批事項時,由于對審批材料不熟悉或忘帶,很難一次滿足審批要求,導致審批暫時不予受理或耗時較長。
為提高企業和個人辦事創業的便利度,減少辦事時間成本和往返次數,福田區政數局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基礎上,通過線上發放調查問卷、線下組織社區調研、組織審批部門召開信用審批事項梳理會等形式,深入了解企業、群眾辦理政務服務事項存在的問題,制定《福田區政數局民生實事行政服務便民行動工作實施方案》,形成《2021年政務服務信用審批事項清單》。
結合前期深度調研的情況,福田區政數局突出以便民利企為目標的改革新思路,
01
新增20項信用審批事項,并逐一制定告知承諾書與辦事指南,在廣東政務服務網、“i深圳”及“福務通”APP上線新增信用審批事項。
02
通過與各業務部門的溝通調研,確認各事項申辦流程和申辦材料,梳理可替代材料以及對應的電子證照信息,實現定時從市資源共享平臺定時獲取事項申辦過程數據,同步申辦過程狀態數據,允許各部門管理員對申辦人和申辦事項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
03
創新應用“信用+秒批”“信用+容缺、”“信用+告知承諾”三種方式實施信用審批,優化開發移動端代碼庫流程,將事項對接上線到“福務通”APP、“i深圳”APP和廣東政務服務網,為市民提供多渠道申辦平臺。
“信用+”為群眾辦事排堵應急,成為福田政務服務的潤滑劑和加速器,申請人通過網上(掌上)辦事時,實現誠信申報,系統自動比對材料真偽,結果秒批。
信用審批三種模式
辦事申請人忘帶或缺失材料時,可簽訂《容缺受理承諾書》,先上車后補交。
如果辦事申請人愿意承諾已經符合政府告知的辦事條件、標準、要求時,可簽訂《告知承諾書》替代有關證明材料,實現“你承諾,我就批”。
若辦事申請人作出虛假承諾,則納入信用和誠信記錄。
經多方磋商,福田區首批推出建筑施工許可證、衛生許可證等61項告知承諾事項,可現場減免材料151份,13個事項零材料即可辦結。
02
智慧科技賦能
打造信用審批快車道
2020年國慶節后,福田區信用審批示范大廳(e站通)在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啟用,將信用信息嵌入審批流程,建立健全政務服務領域信用體系及運行機制,推動形成“標準公開、誠信高效、審管結合、各負其責”的信用審批辦理模式。
走進福田區信用審批示范大廳,大廳內秩序井然、環境整潔。“僅僅用了十來分鐘時間,我辦的衛生許可證的業務就全部辦好了。排隊取號有專人引導,服務也很熱情,讓我感到辦起事來很是安心。”前來辦理衛生許可證手續的董先生享受到了“即來即辦”的辦事效率,高興地豎起大拇指。
福田區信用審批示范大廳(e站通)內景
“互聯網+智慧科技”是福田區信用審批改革的又一大亮點,通過打造福田政務服務信用庫,準確記錄申請人在政務服務信用審批全過程中產生的守信、失信行為信息,對外聯通百行征信、深圳信用網,對內融通審批、監管部門,實現信用信息在政務服務領域的高效便捷流動。
截至2022年1月6日,福田區信用審批已為企業服務571天,運行以來辦理業務調用信用和產生信用信息100927條,事后監管核查業務調用信用數據達到20162條。
此外,福田區政數局還建立政務服務信用審批全鏈條數字化管理,實現信用審批業務流程的智能管理,對接深圳市一窗受理平臺、公共審批平臺,實現數據的融通共享,提供PC端、手機端、自助服務一體機、窗口受理四種簡便的線上線下申辦渠道,實現信用信息“秒查”、申辦信息“秒推”、審批信息“秒送”,同時采用“郵寄辦”辦理方式,實現申請人全程免跑腿、免收費,被點評為“開啟抗疫服務的新生態新模式202”。
信用審批實時數據統計平臺
截至2022年1月6日,福田區在“e站通”信用審批示范大廳已推出信用審批事項,開設信用審批示范專窗,69個事項可告知承諾,314個事項可容缺受理,103個區級事項可秒批,實現減材料25108份,減時限86639天,減環節25230個。
福田區信用審批綠色通道(e站通)
誠信優良的重點企業可直接預約信用審批專窗的服務,實現辦事流程“免預約、免排隊”,之后福田區政數局在事中事后核查中精簡監管方式,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頻次,使便民利企措施真正落到實處。
03
福田政務服務模式
摘取年度四項創新獎
2021全國數字政務發展年會在北京舉行,深圳福田區摘取政務服務和營商環境等四項創新獎,政務服務“444+信用”福田模式專項經驗登陸峰會講壇向全國同行交流推廣。
該模式以信用承諾和信用大數據為突破口,構建3個層級的線上線下4種政務服務方式,為企業和群眾辦事提供最大便利度,最大限度減少各類證件材料的審批環節,實現讓信用數據多循環,讓群眾辦事少跑腿。
信用審批事項辦理渠道
福田區政務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在市區政府的部署下,福田區成為深圳全市政務服務信用審批改革的試點區,運用“一個庫、一系列方式、一套辦法”,構建標準公開、誠信高效、審管結合、各負其責的信用審批新模式,實現政務服務領域征信、管信、用信從無到有的轉變,通過大數據把信用要素轉化為營商環境軟實力和為民服務的新體驗。
評審專家表示,“444+信用”福田模式聚焦群眾辦事的難點堵點,融合信用數據和智慧政務的創新要素,提升了政務服務的韌性和效能,優化了群眾辦事的體驗感和獲得感,是深圳和大灣區政務服務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創新經驗,是深圳政務服務先行示范的重要成果,是大數據時代智慧政務的“深圳響應”和“深圳方案”。
從“群眾跑”到“數據跑”,從“來回跑”到“不用跑”,從“秒批”到“信用審批”……接下來,福田區將繼續運用智慧科技賦能,為政務服務便民惠民寫下生動注腳。
關鍵詞: 各負其責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