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教育部印發了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
新課程、課標將于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執行
在課時比例設置中
語文的總課時數達到20%-22%,超過1/5
數學為13%-15%
外語為6%-8%
體育與健康的課時比例為10%-11%
科學的課時比例為8-10%
藝術的課時比例為9%-11%
部分自媒體
將之解讀為
體育取代外語上位第三主科
引發網友關注
奧一新聞記者發現
這種說法并不準確
因為相比此前的版本
語文、數學、外語和體育的課時占比
其實沒有變化
按照2001年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及比例
語文的總課時數達到20%-22%
數學為13%-15%
外語為6%-8%
體育為10-11%
教育部2001年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圖源:教育部)
是不是覺得很奇怪
原來體育課的課時
一直比外語課的課時高
如果僅僅按課時來區分誰是主科
誰是副科
那么,科學、藝術的課時都超過外語
這是否意味著科學、藝術是主科
而外語是副科?
這樣的理解顯然是片面的
我們長期以來認為外語是主科
體育是副科
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在各學校的實際安排中
體育課經常被外語課擠占
另一方面是
體育課在考試中顯得不重要
給師生家長的感覺就是體育課毫無存在感
以深圳中考為例
語文是120分,數學、英語都是100分
而體育只占50分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
發布后
大家覺得體育課“逆襲”了
最主要的原因是
現在體育課在中考中越來越重要
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
也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健康
其實我們并不必去強調
外語和體育誰更重要
對孩子來說
知識積累與身體健康都很重要
本次新課程方案設計
加入了信息科技
優化了科學課和藝術課程
更加重視課程內容和學習方式的改革
這些改革方向更值得我們重視
采寫:奧一新聞記者 蔣清君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