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讀書,興味長。為了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引導學生養成“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的好習慣,逐步實現從“閱讀”到“悅讀”,深圳市怡景小學延續一貫重視閱讀的傳統,積極參加“粵澳共讀半小時”活動,發起了“共讀一本書”的閱讀活動,開啟沸騰于閱讀的春天之旅。
在本次活動中,怡景小學全體教師共讀散文隨筆集《風從故鄉來》,感受作者以詩性的文字,用樸素白描的手法,描繪人物選取一事一態,在一個個生動形象的故事里敘述文人們豐富多樣而又命運多舛的人生。在“世界如此寧靜”的時刻,“感受身邊的愛”,回憶“幸福的事情”,領悟“幸福是什么”。
一二年級的老師們以溫情的繪本開啟孩子們的閱讀之窗,引導孩子共讀繪本,讓孩子在圖像與文字的合奏中,感受到書籍帶來的無與倫比的樂趣。
不僅如此,老師們提倡在家庭中開展親子閱讀活動,讓家長和孩子共讀一本書,共議一本書,進而擴大閱讀范圍,鼓勵學生積極讀書,逐漸培養孩子愛讀書的好習慣。
三四年級的孩子們或閱讀了富有人生哲理的《伊索寓言》,或閱讀了生動有趣的科普作品《十萬個為什么》。學生可以在寓言故事中感受“小故事、大道理”,也通過閱讀科普作品中激發好奇心,體會作品中蘊含的科學精神,將閱讀和生活聯系起來,讓平面的閱讀立體化,增加了閱讀的趣味性,讓孩子形成在生活中可以恰當運用的思維方式。
經典名著是文化的精粹,是人類文明的積淀。五六年級的孩子通過閱讀經典《三國演義》、《魯濱遜漂流記》,用制作人物卡片、創意演繹、講讀故事、勾畫批注、摘抄積累、閱讀打卡等方式表現對名著的理解和感悟,不僅增加了閱讀量,夯實了文化基礎,還使視野變得更寬廣,進一步提高了綜合素養。
三(3)班作為本次共讀活動的試點班,嘗試“線上+線下”閱讀方式進行共讀。課堂上,余曉玲老師以“新書發布會”的形式給孩子滿滿的閱讀儀式感,開啟本次閱讀之旅;課后,余老師讓孩子們通過上傳照片、交流閱讀感受分享初步閱讀的快樂體會;在線上,余老師利用周末時間借助class in平臺,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感受作者描寫書中人物出場的方式以及生動有趣的描寫,從而將讀寫結合起來,讓孩子樂于與人交流溝通,愿意與他人分享,增強表達的自信心。最后以仿寫一個新人物的出場作為課后作業,從閱讀走向寫作,從輸入走向輸出,提高了孩子的綜合素養。
【撰文】葉淑萍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