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下午,“世界讀書日高端對話”在深圳書城中心城24小時書吧舉行,正式拉開今年“4·23世界讀書日”深圳系列活動的帷幕。
活動以“全民閱讀:個人、城市、民族——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為什么是深圳”為主題,邀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獎章”獲得者、深圳讀書月組委會總顧問王京生,南方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創院院長李鳳亮,圍繞“全民閱讀的推廣可以為深圳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做出哪些貢獻”“閱讀應如何為創新助力”和“閱讀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起到怎樣的作用和影響”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活動由資深媒體人,專欄作家胡洪俠主持。
個人在閱讀時要多讀經典
“以讀書為榮,成為我們的價值觀念;以讀書為樂,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以讀書為用,成為我們進步的階梯。”活動伊始,王京生用三句話表達讀書對個人的重要作用。在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方面,深圳走在全國前列。王京生認為,從小就要讓他們樹立以讀書為榮、以讀書為樂、以讀書為用的一些價值觀念。深圳有制定閱讀計劃,在制定閱讀計劃時,要考慮到青少年這個群體,讓他們能夠通過社會氛圍的締造和引導,以及學校的組織,推動青少年閱讀風氣的形成。
王京生認為,“為閱讀立法”保護的是公民的文化權利,約束的是提供公共服務的政府和機構,要求政府必須為公民提供閱讀的條件和支持。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王京生建議,個人在閱讀時要多讀經典。中國有三部經典著作值得反復讀,分別是《道德經》《論語》和《孫子兵法》,它們體現了中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方法論。
在數字化時代,碎片化閱讀、淺閱讀占用了人們大量的閱讀時間。李鳳亮表示,“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習慣了‘淺閱讀’‘碎片化閱讀’。但在南科大,老師們會引導學生閱讀經典,學生們的焦慮情緒得到了釋放?!?/p>
閱讀是城市創新的發動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獎章”獲得者、深圳讀書月組委會總顧問王京生
活動現場,王京生提出,閱讀是創新的發動機,伴隨著創新的全過程。
其一,閱讀為創新提供溫床,你只有通過閱讀才能夠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創新才能產生;
其二,閱讀為創新提供知識基礎,提供思維路徑,然后還提供思維模式,通過閱讀訓練出創新的能力;
其三,閱讀為創新提供全鏈條服務,通過閱讀去思考、總結、創新,再閱讀再創新,形成可持續的發展。
最后,全民閱讀的氛圍也就是創新的氛圍。一個城市的全民閱讀氛圍直接為創新提供一種文化、一種氛圍。
王京生強調,“城市在物質層面上的發展,其核心是創新。因此,無論是文化創造還是科技創新,一個城市要想繼續走在全國前列,與世界的握手,就必須還要從閱讀開始。很難想象沒有書香、沒有閱讀氛圍的城市何來旺盛且龐大的創新力?!?/p>
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助力深圳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
論壇上,王京生細數深圳在“閱讀”上創造的一系列中國“第一”:深圳是國內第一個建造大面積的書城的城市、第一個推廣“全民閱讀”開展“讀書月”的城市、第一個提出“文化立市”建設“圖書館之城”的城市、第一個成立閱讀聯合組織的城市……
深圳是全球第一個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榮譽稱號的城市,現在深圳要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這兩者可以結合起來。
王京生表示,深圳已經在閱讀方面走在了全世界的前面,在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時我們要發揮這個優勢。文明典范城市,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高度吻合。
“今天我們要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著眼以人為本,就繞不開讓讀書滲透到千家萬戶。只要社會各階層養成讀書風氣,人們就會沉浸在幸福之中,汲取人類智慧,提升個人素質。深圳想要繼續走在全國前列,要在文明之巔和世界文明城市握手,就必須從深入推廣全民閱讀做起。”王京生說道。
李鳳亮認為,這兩者是高度吻合的。一個城市的閱讀氛圍實際上是由每個個體、每個家庭最終形成的。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創建有很多路徑,但一條最基本的路徑,就是提倡全民閱讀。通過深入推廣全民閱讀,可以打開我們城市文明典范建設的方方面面,藝術的創造,設計的發展等等。最后將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打造跟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的推進合為一體,我覺得目標方向是一致的。
作為一直重視閱讀育人的南科大,將構建全閱讀環境作為工作之重,在圖書館設置24小時閱讀自習專區,館內借閱量和電子資源搜索量逐年遞增,并且有各種各樣的閱讀活動?!白鳛樗枷氲陌l散器,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獨特的氣質,對于南科大來說,我們正在努力打造三科平臺,即科學、科普和科幻,在六大通識中引導理工科生讀傳統文化的精品,助力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發展。”李鳳亮表示。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