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422133”發展主框架在寶安區委七屆二次全會上被正式提出,包括推進四大制造業片區、建設兩大總部“根據地”、做強兩大中心區“主引擎”、推動市政化改造107國道、打造三大“新名片”、夯實三大民生“硬底板”,被稱為寶安的“發展密碼”。
4月11日—13日,深圳市七屆人大二次會議召開。在寶安代表團分組審議上,多位代表就寶安“422133”工作主框架建言獻策,建議將九圍國際總部區納入市級重大發展戰略,建設人、產、城有機融合發展的深圳西部市級中心,同步推進107國道市政化改造與地鐵26號線建設,為寶安發展貢獻人大力量。
將九圍國際總部區納入市級重大發展戰略
九圍國際總部區位于航城街道,地處寶安地理中心,交通區位優勢明顯,生態山水環境絕佳。
片區5分鐘可達海、陸、空交通樞紐,通過深中-機荷高速半小時可便捷聯系珠江西岸,是深圳面向大灣區,引領國際國內雙循環發展的重要落腳點。
同時,片區背山面湖,擁有絕佳的山水環境,北部鳳凰山為深圳市規劃重點建設的八大森林公園之一,南部鐵崗湖水域面積約7平方公里,是深圳最大的湖泊,該片區也是全市風景資源最為優越的地區之一。
九圍片區示意圖。
因此,“422133”中提到,規劃建設九圍國際總部區,著眼建設對外開放門戶,打造依山傍水、面向世界 500強企業和國際機構的“總部院子”。
在深圳市人大代表黃偉忠看來,九圍地區長期受到水源保護相關要求制約,片區規劃建設存在不少困難。
“片區劃定了包括基本生態控制線、水庫藍線等一系列管控條件,可開發用地基本全部受到基本生態控制。”黃偉忠指出,九圍長期被定位為單一的生態保育地區,發展定位缺乏共識,亟需從市層面增強對其發展潛力的認知。
九圍片區現狀鳥瞰圖
九圍的交通供應方面也存在不少短板。黃偉忠指出,片區高度依賴洲石路、福洲大道進行對外交通聯系,內外部道路網不成體系、“斷頭路”較多,軌道建設滯后,制約片區發展。
為此,黃偉忠建議,深圳將九圍國際總部區列為市重大發展平臺和重點項目,在深圳大都市圈規劃、深中產業拓展走廊戰略規劃等重大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
在協調保護與開發關系方面,黃偉忠認為市委、市政府、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應共同支持開展研究,將九圍國際總部區全部納入集中建設區,就水源保護線調整后生態控制線、水庫濕地藍線等相關生態控制條件進行調整與優化。
“我們要在保障生態底線的基礎上,更好利用優美的山水環境,塑造城市與自然共榮的保護開發格局。”黃偉忠說道。
軌道交通調整建議。
干線路網調整建議。
優化高快速通道及軌道線網,強化交通支持也十分重要。黃偉忠表示,可加強片區與前海、機場、會展、石巖等人流、資金流、信息流密集的重大平臺聯系,延伸28號線至九圍總部區,并加快福洲大道南延與沈海高速出入口建設,新增片區區域交通組織能力。
在黃偉忠的暢想中,九圍國際總部區將重點圍繞聚豪高爾夫原有土地,依山就水塑造綜合服務、國際社區、國際總部、企業大學等戰略性功能節點;依托洲石路集聚綜合服務、國際性生活社區等協同發展的綜合性功能;推動通過更新統籌、綜合整治等手段塑造產城融合、品質宜居的高質量發展腹地。
建設人、產、城有機融合發展的深圳西部市級中心
“深圳西部市級中心”也多次在寶安代表團分組審議上被提起。該中心包括沙井、新橋、松崗片區,目標是建設人、產、城有機融合發展、品質卓越的西部市級中心,增強引領帶動周邊區域協同發展的能力。
深圳市人大代表周元媛表示,建設深圳西部市級中心,是前海“擴區”、灣區協同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其建設存在三大主要問題。
一是公共設施服務能級不足。從燕羅國際智慧制造生態城建設中面臨的問題可以看出,寶安北部地區缺乏高品質的城市生活空間和公共服務中心,公共配套服務設施短缺,用地布局零散,不足以滿足市級中心的相關配套要求。
二是產業用地亟需二次開發。寶安北部產業發展較早,產業用地開發破碎化,現有工業廠房難以滿足產業轉型后科技企業和人才的需求。
三是軌道交通輻射動力欠佳。對比寶安南部及原特區內,寶安北部軌道網密度偏低,目前僅有11號線和6號線,軌道交通服務能力較弱,地鐵站覆蓋率不高。
深圳西部市級中心區位示意圖。
因此,周元媛希望相關資源和政策可以向深圳西部市級中心傾斜,醫療、教育等相關設施配套達到市級中心標準,重要的市級文化設施考慮在深圳西部市級中心優先選址落位。
“深圳西部市級中心建設必須統籌利用好存量用地空間。”周元媛建議,加強該中心存量空間資源盤點與梳理,合理創新存量空間利用辦法,以保障該中心的建設與實施。
此外,加強區域軌道和高快速路互聯互通,完善其交通支撐系統,方能建立輻射區域的中心區。
周元媛建議,加快地鐵26號線建設,與11號線在后亭站換乘,形成深圳西部市級中心交通樞紐。加強寶安北部與東莞的區域交通互聯互動,加快松福大道與廣深高速出入口建設,謀劃地鐵26號線與東莞地鐵10號線接駁,促進深莞一體化發展。
深圳西部市級中心結構圖。
對于深圳西部市級中心的建設,深圳市人大代表劉春景認為,該片區涉及茅洲河流域多條支流,以及不少歷史建筑和古樹名木的保護工作。
劉春景建議,統籌推進沙井河、松崗河、新橋河、上寮河等河道濱水環境提升,建設以濱河公共空間系統為特色的城市中心區。開展文物利用和活化措施,留住深圳西部中心的歷史記憶。
同步推進107國道市政化改造與地鐵26號線建設
107國道寶安段全長31.4公里,起于深圳南頭,與北環大道和深南大道相接,止于松崗的塘下涌立交。
作為深圳西部的主要門戶要道,107國道是深圳連接珠三角的主要對外通道,也是寶安西部各街道、組團之間最主要的聯絡通道,同時承擔了區域通過性交通和片區轉換性交通。
“422133”提出,推動實施107國道市政化改造,讓“深南大道”貫通深圳東西,成為深圳不斷增添魅力、活力、動力、創新力的“動力軸”“活力帶”。
在寶安代表團分組審議上,深圳市人大代表文建鋒介紹,107國道寶安段周邊及縱深地帶生活著超400萬人口,毗鄰深圳國際機場,貫穿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核心地段,遍布約5800多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并在沿線布局了126個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項目,總共16.7平方公里待用土地,可接納20萬新增就業人口,與鄰近的深中通道共同構成珠江口東西兩岸互動的重要載體。
繁忙的107國道寶安段。圖片來源于網絡。
“但是,如此密集、巨量的經濟要素集約到107國道寶安段及周邊縱深地帶時,107國道因其過境公路的性質和定位,導致其對兩側用地服務不足,阻礙兩側產業聯動發展,成為制約寶安經濟發展及產業升級重要因素。”鑒于上述情況,文建鋒認為107國道市政化改造刻不容緩,意義深遠。
深圳市人大代表黃振輝對此表示認同,并提出地鐵26號線為遠期線路方案,為節約投資,避免重復開挖,107國道寶安段市政化改造需結合軌道同步推進。
黃振輝建議,深圳應盡快啟動地鐵26號線詳規編制,推進軌道20號線二期相關建設工作,實現107國道寶安段市政化改造與地鐵工程一體化施工。
在深圳市人大代表李倩儀看來,還應該加快推進107國道寶安段市政化改造項目前期審批。
“2016年1月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復107國道寶安段市政化改造工程項目建議書,投資匡算為149.9億元。”李倩儀建議,深圳將107國道寶安段市政化改造工程確定為近兩年開工建設的重點項目,加快項目可研、概算等前期審批,為項目盡快實施創造條件。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