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先生說:“你的問題在于看書太少,而想得太多。”
“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正是行動的步伐,跟不上想法的速度。我們有目標、有藍圖,卻徒有上進心,而根本無法沉下心去堅持遠方,拒絕那些讓我們分心的風景。
《山月記》里有這么一句話,我深怕自己并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卻又迷信自己是塊美玉,卻又不甘庸庸碌碌、與瓦礫為伍。
我的深度,沒能配得上我的廣度。我的取舍,也沒能匹配我需要的專注。
黎明之前本就需要走一段很長的黑暗之路,但是許多人都離見到天亮只差一步之遙,就是因為自己一直潛意識里覺得:我已經走這么多路了,什么時候才能到頭,什么時候才能看到成功的果實,于是越來越多的雜念積聚在我們腦海中,導致我們每天都會成年式emo,熬夜、失眠、焦慮,沒能睡一個好覺,但第二天依然還是過著正常原來的生活。
很多人說,堅持就一定能達到夢想,但是卻沒有幾個人能抓住重點。
重點不是畫餅式的一定能達到,而是用汗水與淚水澆灌出的堅持之花。
長大后,我們總是在面臨“取舍”,當一件事情的進展很慢或者并不順利時,大部分人都會覺得要逃避,想太多最后還是碌碌無為,并沒有付諸于行動,于是我們成為了“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的人。
行動是解決煩惱的良藥。
如何去更好的行動才能減少想太多?
多關注眼前的工作。本來打算今天完成工作,結果要么起來走走,要么閑聊、看八卦、刷短視頻,今天也就這么過去了。多專注自己當下的工作,把生活的日常分成輕重緩急,先做緊急且重要的事情,再去做不是那么緊急的事情,那么你會發現,自己對時間的掌控力大大提升,也會讓自己更自信。
每天都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這個目標不用很遠,可以是今天看了一小章節的書籍、知識,今天學習了十個新的單詞,今天又學會了不同領域的一個新技能。看到自己每一天的變化和進步,堅持就不那么難了。所謂量變引起質變,還是任重而道遠。
入睡前回憶今天發生的小確幸。當自己去復盤今天發生的小幸運,那么心態也會發生轉變,無論是多么小的一件小確幸,都能讓我們更有動力去做明天應該做的事情,也更有動力去堅持自己的夢想。目的不在于記錄本身,而在于改變自己對“好事”的定義。
也許很多人說,好事哪那么多呢,升職加薪、拿到滿意的offer、事業有成、中彩票,這些才是好事,但如果今天開車一路綠燈,吃到了很想吃的美食,買到了很喜歡的物品,這些何嘗不快樂?當你用心去體驗生活,你會發現,原來生活比你想象的美好許多。
所以今天,別再想那么多了,好好睡覺,把該做的事情先做好,專注當下的工作。
第二天的你會發現,其實,也沒有那么焦慮,一切的根源還是在于想太多。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