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每天下班的你,總感覺很累?
每天下班,總覺得疲憊不堪,什么都不想干,就想癱著不動。
明明每天都坐在辦公室里,也沒干什么,但也覺得身心俱疲。
周末了,終于有時間學習了,但還是覺得很累,常常睡一覺、看會劇,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讓我們先從熟知的8小時工作制說起,8小時工作制最早由羅伯特·歐文于1817年8月提出,他還發明了一個口號, “8小時勞動, 8小時休閑,8小時休息”。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8小時工作制被1919年10月的國際勞工會議所承認。我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作制度。
那么,在屬于自己的休閑8小時里,你都在做些什么?
有網友這樣說:
“我還得有償/無償加班好幾個小時,天天在線不敢錯過工作消息。”
“我玩著手機,刷會兒短視頻,打幾把游戲,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我回家得花大量時間照料孩子和完成家務,直到孩子睡著才靜下來一會兒。”
“我中午吃飯休息就兩小時了,每天通勤就花掉兩到三個小時,回家做飯吃飯洗澡洗衣服,之后就想睡覺了。”
下班之后為什么會覺得累呢?
有人說,因為精神還是緊繃的狀態。
有人說,因為不是自己喜愛的工作。
有人說,因為沒有自己的休閑生活。
有人說,因為生活壓力大、心理壓力大。
也有人說,因為自己遠離家鄉,而且單身。
下班之后讓人感覺不那么累的生活是怎么樣的呢?
有人這樣分享:
“我每天會花時間去讀書,哪怕是只能擠出睡前一小時,我也盡量每天堅持。”
“我喜歡拍照,下班或者周末常常帶著相機和無人機出門,記錄城市的人文景觀。”
“我喜歡樂隊,下班有時間會和朋友去線下livehouse。”
“我想考研,每天盡量擠時間進行學習,為未來而打算,忙碌也充實。”
“我更喜歡吃,下班能吃個香噴噴的烤腸,和朋友喝個奶茶就好開心。”
“最近下班之后就常去社區當志愿者,盡力而為,大家的一聲謝謝就能消解疲憊。”
“我愛音樂,下班可以聽到自己喜歡的音樂并和朋友分享,錄些彈吉他的視頻還有粉絲關注。”
“我想轉行當vlog博主,最近下班之后會去學習和練習拍攝。”
“我下班吃了飯會去遛家里的毛孩子,散散步,也能了解到很多愛犬人士的故事。”
“我很喜歡運動帶來的感覺,每周總有幾天下班會約上三五好友去打球。”
這可能會有人問了,下班了還去忙那么多事,不是更累嗎?
我們再細看一下,他們大多使用的是“喜歡”“愛”“想”“會”這類樂意表達主觀意愿的詞,這說明,他們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他們愿意為自己的熱愛、自己的想法付諸休閑的時間,能帶來成就感和滿足感的生活方式,何樂而不為呢?
的確,每個人的回答不盡相同,以上的生活分享也僅供參考,如何過好自己的生活,如何過一個不那么累的生活,選擇權也都在自己手上。
你不需要因為別人的想法改變什么,重要的是你自己的想法。
如果現有程度的累能給你帶來相符的回報,那你隨意。如果現在的疲憊給你帶來的只是壓抑和不快樂,那還不跑?
生活常常是苦中帶甜,如果我們不主動去尋找生活的甜,那可能會覺得生活簡直苦澀到想哭。
如何尋找生活的甜?
去找到讓自己覺得開心有意義的事吧!
要不,從每天讓自己輕松一點開始?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