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三月三”,恰逢深圳市寶安區西鄉各處“解封”,西鄉的居民們紛紛感嘆“三月三”上巳節的來臨,懷念“三月三”、期待“三月三”。
歷史悠久、全民參與的文化盛事
據了解,西鄉北帝古廟“三月三”廟會每年舉辦一次,是深圳規模最大的傳統廟會,也是深圳市最隆重、最熱鬧的民俗文化活動之一。始于明朝萬歷年間(公元一五三七年),距今有近500年歷史,于2014年被列為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往年的廟會地點大都在西鄉街道真理街,步行街方圓約兩公里處,會期10天左右,整個活動充滿濃郁的民俗文化氛圍,是廣大民眾和港澳同胞積極參與的全民盛事,也是展示寶安民俗和嶺南文化的重要窗口。
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三,西鄉人都會舉行盛大的廟會慶祝,隆重的北帝公出位儀式、鄰里其樂融融的千歲大盆菜宴、令人目不暇接的廟會大巡游、技驚四座的飄色等、已成為當地民眾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谷豐登、慶賀太平盛世的一項民間文化活動。
隆重熱鬧、展現民俗文化與傳承
記者了解到,去年(2021年)“三月三”上巳節廟會大巡游中,西鄉街道25支社區風情隊第一次整齊亮相,飄色隊巡游最受居民歡迎,分別展示了“觀音送子”、“蓮花仙子”、“哪吒”等傳統故事形象,周邊居民與游客都聞聲趕來,歡歡喜喜地在禮炮聲響后跟隨著隊伍體會純正的寶安民俗與嶺南文化。
此外,去年西鄉街道還創新推出了寶安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10個非遺項目)、《詩經》情景劇表演、漢服秀、經典歌曲聯唱、千人合唱快閃等文化大餐。推出了原創“學習強國”木偶快板劇,打造“學習強國”學習娃——王學習,進一步傳承了古建筑、古技藝的傳統文化。
記者了解到,除了匯景巡游外,“千歲盆菜宴”也是重要民俗,寓意著百鳥歸巢、團圓富貴。去年由于疫情原因,“千歲大盆菜”由居民們打包回去品嘗,在尊重傳統民俗的同時,傳遞了文明的新風。
踐行傳統、承載記憶與情感
“三月三”廟會是這和煦春日里濃墨重彩的一筆,它以獨特的方式寄托著西鄉人縈繞心間的情懷,是承載西鄉記憶與情感的文化符號。
西鄉街道徑貝社區的居民詹先生發文懷念往年的“三月三”,他表示:“每年的廟會,都能把我們的傳統文化呈現得精彩紛呈,讓人意猶未盡,為期十幾天,我幾乎每天都去看!”
蠔業社區的李女士說起“三月三”激動地感嘆道:“這才叫傳統文化,你想看的沒有看不到地,那可是我們廣東的嶺南的民俗盛宴?!?/p>
漁業社區的老人胡女士說起上巳節高興地講:“我們社區的風情隊帶著斗笠,穿著漁家姑娘的服飾,展現了我們以前打漁歸來的情景。這是我們本土的文化,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夠傳承下去?!?/p>
來自東北的王先生對去年西鄉的“三月三”廟會記憶尤新:“去年的整個的氛圍非常的棒,現場有設置‘擊鼓傳喜’類的互動小游戲,還有很多的像是‘池上奶茶’、‘粵式酥’的美食,木偶戲也非常棒!”
深圳網友叮叮咚咚雞對“三月三”表示期待了很久,“去年有幸到真理街去參與了巡游,心里面只有兩個字‘情懷’!”
解封不解防,期待來年“三月三”
記者了解到,今年受疫情影響,“三月三”的活動也將暫停,市民朋友們可自行線上了解參與“三月三”的相關活動,相信一定會體驗到獨特的民俗文化和動人的西鄉風情。
西鄉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解封不解防,應當珍惜來之不易的防疫成果,不可掉以輕心,只要大家繼續加強防疫意識,做好防疫措施,定能迎來抗疫的最終勝利。讓明年“三月三”,如期而至。
采寫:奧一新聞記者 李媛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