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在我的心中,你像個天使一樣,頭上頂著七彩流星,病毒全部被打敗了!天使翅膀被我弄皺了一點點,那是我畫著畫著就哭了,我想你了,媽媽……”
在這個特殊時期,疫情牽動每一個人的心。防疫一線醫護人員的堅守,志愿者的無私付出,社會各界的愛心捐贈,居民朋友的加油打氣,大家用各自的方式共同戰“疫”。
近日,來自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志愿者們收到了一些特殊的“禮物”——孩子們的手繪畫。
疫情中的這些溫暖瞬間,化作了一股股暖流,給這個早春增添了一抹溫情。
我的“大白”媽媽
3月21日中午,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支援梅林街道志愿者馮銀鳳完成上午核酸檢測掃碼工作,在換崗用餐時,順便瞄了一眼手機,七歲的女兒發來的微信讓她眼前一亮。
一張照片,白色A4紙上畫了一個身著防護服的天使,上方寫了幾個彩色大字“我的‘大白’媽媽”。
馮銀鳳不禁熱淚盈眶。3月15日,市中院招募令一發出,她搶先報名參與支援抗疫,迅速進入梅都社區開展工作。掃樓、核酸檢測掃碼、搬運物資、核酸檢測核實白名單、轄區內巡查,志愿者服務的“活兒”,她都干過。
“走出家門,投身一線抗疫,孩子們想我,我也想他們。但我們明白,暫時的分別是為了更好的團圓!”馮銀鳳堅定地說。
“深圳必勝,媽媽真棒!”
收到女兒禮物的還有市中院涉外商事庭法官劉月。
3月15日,劉月找到所在的彩田社區,主動亮明身份,穿上防護服變身“小藍”,成為小區志愿者服務隊的一員。連日來,她主要協助醫務人員進行核酸檢測,手持小紅管,十人分一組,掃核酸碼核對并錄入居民個人信息。工作中因為動作利索、不出差錯,被居民們稱為“核酸小能手”。
這天晚上,志愿者工作結束后,劉月回到家中,打算將被汗水浸濕的衣服換掉。7歲的女兒迎上來,開心地說:“媽媽媽媽,你辛苦啦!雖然我不能像你一樣去當志愿者,但我可以在家里給你加油啊。瞧,有一個禮物要給你。”
拿來一看,是女兒畫的一幅畫,上面寫著“深圳必勝,媽媽真棒!”。女兒對她說,畫中穿防護服的大人是媽媽,小孩是她自己,看看她做的手勢,一定能贏。回頭別忘了帶她去蓮花山放風箏!
劉月欣慰地笑了,所有疲憊一掃而空。言傳身教,身體力行,讓孩子看到奉獻的身影,在心底播下愛的種子——這就是最好的教育。
美麗的“護士”姐姐
“姐姐這幅畫送給你。”
“畫的是什么呀?”
“我畫的是醫生和護士姐姐。”
“哦,謝謝小妹妹,你為什么要送這幅畫呀?”
“我長大了也要和你一樣去當護士!”
被以為是“護士”的楊明其實市中院支援梅林街道的志愿者,她是科技信息處的干警,雖然工作崗位與醫護無關,但在梅林一村的居民心中,她是美麗的“護士”。
“您好,請打開粵核酸,讓我看一下身份證。好,請往前面走。”每天早9點到晚6點,楊明不斷重復這兩句話,雖然單調,但很重要。她在7組負責協助核酸檢測工作,因為社區人手有限,她還主動承擔了其他防疫工作。
工作中她耐心細致,幫助老人錄入核酸檢測信息,上門為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居家老人掃碼驗證等。每天身穿防護服,掃碼近千人,做到無差錯。
這些都是來自社區小朋友的暖心禮物。在戰“疫”中發光發熱的他們,受到了社區居民的肯定和點贊。
“我不認識你,但我要謝謝你!”這些散落在角角落落的小美好,匯聚成抗擊疫情的大愛洪流,讓溫情與感動在我們的城市里流傳......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