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深圳智能制造產業的招聘職位數以月均18.3%的幅度增長,簡歷投遞量則以31.3%的幅度增長。從薪酬來看,2022年平均招聘薪酬11730元/月,高出2021年全年水平6.5%。智聯招聘3月24日公布“2022年深圳智能制造行業人才供需報告”顯示,2022年,儀器儀表制造、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保持領先地位。
近一年來,深圳智能制造業簡歷投遞量月均增31.3%
智聯招聘今日公布的“2022年深圳智能制造行業人才供需報告”顯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制造業迅猛發展、不斷壯大,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2021年深圳GDP突破3萬億,工業實體功不可沒。2021年,深圳規上工業總產值達41341.32億元,首次突破4萬億元,深圳工業規模占全市GDP比重超過30%,成為“壓艙石”。
數據顯示,近一年,深圳智能制造產業的招聘職位數以月均18.3%的幅度增長,簡歷投遞量則以31.3%的幅度增長。求職端的旺盛求職意向與較為平穩的企業端的需求增長共同促成供需指數的走高,供需指數月均增幅13.6%。從薪酬來看,2022年平均招聘薪酬11730元/月,高出2021年全年水平6.5%。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產業政策越來越多地向實體經濟傾斜,加上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加快,未來智能制造產業將成為人才求職熱度的高地。
數據顯示,深圳智能制造產業招聘的職位在學歷上主要以本科、大專為主。產業升級對高技術人才的追捧,職位在更高學歷上的需求占比進一步提升,2021年需求為本科的職位占比為41.7%,2022年提升1.1%,與此同時,碩士及以上學歷需求的崗位占比也有小幅提升。
從2022年招聘薪酬來看,儀器儀表制造、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保持領先地位,分別為12156、12104元/月,醫藥制造行業招聘薪酬12008元/月,位居第三,且增幅最大。
智能制造產業在深圳各區發展重點存在明顯差異
智能制造產業在深圳各區中發展程度、發展重點存在明顯差異。全國工業百強區榜首的龍崗,重點發展以ICT為核心的通信制造;寶安區作為深圳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集群核心承載區,有著較為雄厚的制造業基礎,其智能制造、電子信息產業深嵌全球產業鏈,重點發力執行層和應用層;南山區發力“總部研發+高端制造”,在高端制造、智能制造領域上水平領先,重點聚焦機器視覺、算法、大數據、云計算等工業感知層、網絡層。
智聯招聘監測的職位數據顯示,寶安區的產業人才需求最為旺盛,發布職位數位居第一(27.2%),其次為南山(19.7%)、龍崗(17.3%)。從供需指數來看,寶安區供需指數低于平均水平,人才吸引力不及龍崗和南山,對于企業來說,招聘面臨的挑戰較大。
專業技術類崗位薪酬增幅較高
從崗位需求來看,崗位需求結構出現明顯變化。深圳智能制造企業招聘需求最大的是專業技術人員和營銷崗位。從崗位需求占比來看,專業技術人才需求占比增長明顯,2022年整體增長3.6個百分點,其次一線技能崗人才需求增幅也較大,為2.4%。職能類崗位需求占比有所下降,2021年職能崗位占比17.8%,2022年為10.1%,降幅較大。整體來看,智能制造行業發展趨向專業化,智能化趨勢顯現。
從崗位薪酬來看,崗位招聘薪酬保持增長趨勢,專業技術類崗位薪酬增幅較高,2022年招聘薪酬14444元/月,較2021年增長3.4%。技能崗位與去年同期相比幾乎保持一致,技能類崗位薪酬依然偏低,為¥7049元/月。要吸引更多的年輕人選擇職業教育,成為技術工人,有必要加強薪酬待遇吸引力,目前政府已經出臺相關政策,穩定并提升技術工人待遇。
從不同職業背景的求職者的期望薪酬來看,除管理類人才之外,深圳智能制造行業中軟件研發、醫療器械、通信及硬件研發類人才期望薪酬位居前三,分別為16384、14550、14538元/月。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