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地圖3月17日發布的《2021年度中國城市活力研究報告》顯示,在2021年度全國城市人口吸引力TOP300榜單中,深圳、廣州和北京位列前三,其中深圳年度人口吸引力指數蟬聯榜首。
百度地圖當日發布的《2021年度中國城市交通報告》則顯示,2021年全國主要城市的交通擁堵狀況整體改善,百城中近七成城市通勤高峰擁堵指數同比下降。疫情防控常態背景下,公眾市內出行熱度全面回升,大灣區跨城駕車出行需求最旺。
人口吸引力TOP10城市廣東占四席,深圳蟬聯榜首
《2021年度中國城市活力研究報告》反映了全國主要城市人口吸引力及文旅活力狀況。數據顯示,人口吸引力TOP10城市分別是深圳、廣州、北京、上海、東莞、蘇州、成都、杭州、重慶,佛山,其中南方城市占九席,四個城市屬于廣東省。
記者查閱該報告中的2021年度全國城市吸引力TOP300榜單獲悉,廣東21個地級以上市全部在列,其中,惠州市排名16位,中山市排名25位,江門市排名53位,珠海市排名55位,湛江市排名65位,汕頭市排名67位,肇慶市排名69位,茂名市排名73位,揭陽市排名78位,清遠市排名83位,河源市排名151位,梅州市排名170位,汕尾市排名173位,韶關市排名182位,陽江市排名202位,潮州市排名207位,云浮市排名211位。
2021年度全國城市人口吸引力TOP10。
隨著過去一年國內游的升溫,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也迎來了諸多外地游客。
數據顯示,2021年節假日期間,迎接最多外地游客的前十名城市分別是北京、廣州、杭州、上海、成都、西安、蘇州、南京、深圳、長沙,其中深圳排名第九。
2021年度假日期間城市外地游客規模指數TOP10。
深圳未進入百城通勤時耗排名前十
百度地圖3月17日發布的《2021年度中國城市交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通過大數據客觀反映了過去一年我國主要城市的交通狀況。
《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主要城市的交通擁堵狀況整體改善,百城中近七成城市通勤高峰擁堵指數同比下降。記者注意到,深圳未進入百城通勤高峰交通擁堵榜單前十、百城通勤時耗排名前十。
在百城通勤高峰交通擁堵排名中,近七成城市的通勤高峰擁堵指數較2020年有所下降。其中,北京、重慶、長春位列擁堵榜單前三。
2021年度百城通勤高峰交通擁堵榜。
通勤時耗也是衡量各大城市交通效率的重要指標,以及城市空間和宜居水平的綜合體現。在百城通勤時耗排名中,前十名城市依次為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成都、大連、武漢、杭州、南京。其中,北京的年度平均通勤時耗達到47.6分鐘,分別為上海的1.11倍、南京的1.26倍。
2021年度百城通勤時耗榜。
大灣區跨城出行需求旺,“廣州-深圳”位列雙城駕車出行熱度第三
相比2020年疫情剛剛開始的謹慎,2021年人們工作生活已步入正軌,公眾市內出行熱度全面回升。
《報告》顯示,在文化、旅游、商業高度融合發展的江浙地帶,公眾出行需求旺盛;蘇州、無錫、寧波分別位列百城市內出行強度榜單前三。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全國100個主要城市的市內出行強度均有所上升,其中漲幅最高的城市為武漢,漲幅達46.04%。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際出行需求日漸成為剛需。大灣區交通互聯互通提速背景下,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持續加強與周邊城市融合發展,廣東地區迎來跨城出行熱潮。其中,廣州市-佛山市、廣州市-東莞市、廣州市-深圳市、深圳市-東莞市、深圳市-惠州市等位列雙城駕車出行熱度第前列。
2021年雙城駕車出行熱度。
在2021年度百城周末交通擁堵漲幅榜上,廣東唯一上榜城市是中山市,排名第七位。
2021年度百城周末交通擁堵漲幅榜。
在2021年度百城周末交通擁堵降幅榜上,廣東唯一上榜的城市是珠海市,排名十七位。
2021年度百城周末交通擁堵降幅榜。
深圳地面公交平均候車時間較短
交通是一座城市的“命脈”,推進城市公共交通創新發展、提升城市交通服務水平,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報告》揭示我國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服務水平正不斷完善。
百度地圖聯合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對我國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發展進行了數據研究分析,并公布了全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地面公交及地鐵線路網密度排行。結果顯示,佛山成為地面公交線路網密度最高的城市,深圳排名第四;地鐵線路網密度排行前三的城市為上海、重慶和北京,廣州、深圳分別排名第七、第八。
2021年全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地面公交及地鐵線路網密度。
交通基礎設施逐步實現數字化,城市地面公交準點到站率、平均候車時間持續優化,也使得人們出行更加便捷、高效。
《報告》顯示,與2020年相比,通勤高峰時2021年全國部分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的地面公交平均候車時間整體呈現下降趨勢。其中,深圳通勤高峰地面公交準點到站率排名第九,從地面公交平均候車時間上來看,由短到長分別是鄭州、重慶、成都、深圳。
2021年全國部分一線和新一線城市通勤高峰峰地面公交準點到站率和平均候車時間。
城市交通的發展史也是一部城市停車場的發展史,作為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停車場的建設和管理反映了公眾出行的便捷程度與城市空間管理的水平。
截至2021年底,“北上深廣”四大一線城市主城區停車場總數最多。從主城區停車場密度來看,杭州、上海、廣州排行百城前三,茂名、清遠分別排名第七、第八。
2021年城市停車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據悉,此次發布的兩份報告是基于百度地圖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核心優勢所得,能夠有效為社會公眾和相關政府部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的決策提供全民、科學、可視化的參考依據。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表示,“與過去變化相對穩定、發展相對確定的世界相比,當下及未來的城市發展呈現出高速變化、高度復雜的特點。在這一背景下,通過大數據洞察經濟發展和城市管理顯得格外重要。百度地圖發布的兩份城市報告,向全社會分享了國民出行、交通基礎設施、城市人口吸引力等現狀,可以看出我國城市交通發展軌跡,也折射出不同區域、城市的經濟活力,為城市精準化管理提供精準的、實時的技術手段,將有助于提升城市治理的數字化進程,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數。”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