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按下慢行鍵。
3月13日,深圳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關于做好全市三輪全員核酸檢測的通告》,封閉管理、居家隔離,成了深圳人從14日開始一周的生活主題。這座向來以“深圳速度”聞名的城市,罕見地開啟了一周的“慢生活”。寂靜成為一種力量,“宅”變為一種堅守。2000多萬的深圳人,在這不尋常的一周里,正體驗著一種與平日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對于尋子17年、3個月前終于一家團圓的楊曉青來說,這段時間尤其特別,他終于有機會教兒子說家鄉話。
和家人一起居家隔離,是大部分深圳家庭的現狀。楊曉青也是如此,從2月22日自己所居住的村子被封鎖至今,楊曉青一家人已經被封了近一個月。夫妻倆和兒子楊小弟、小女兒四個人,幾乎是24小時都在家里相對。楊曉青是一名出租車司機,近一個月無法出車,經濟壓力自然是有的,但這一個月的時光,對楊曉青來說,卻像是一份特殊的“禮物”。
去年12月,和廣受議論的“孫海洋認親”案同一日,楊曉青也在警方幫助下找到了被人販子拐賣了17年的兒子楊小弟,結束了漫長的尋子之路。這三個多月來,楊小弟一直呆在深圳陪伴父母家人,但像最近這一個月一樣,一家人如此親近地呆在一起,依然很難得。楊曉青的老鄉和他說,你找了這個兒子17年,正好利用這一個月,教他說說家鄉話,多培養培養父子感情。楊曉青自己也說,在家里,“只要看到他就高興”。
四個人在家宅著,時間也好打發。有時候吃完晚飯,四個人湊一桌牌,可以一直打到十一二點,氛圍很好。媽媽或者妹妹沒時間的時候,楊曉青就和兒子下象棋,“現在下不贏他了,長大了”。妹妹和楊小弟的感情也有了很大的變化,由于楊小弟在很小的時候就被拐賣了,妹妹直到認親之前,都對這個哥哥沒有什么感情,但最近,“妹妹特別喜歡哥哥,喜歡和哥哥玩,也喜歡吃哥哥做的熱干面”。
3月13日是楊小弟的生日,彼時,一家人依然處在隔離的狀態里。蛋糕不好買,就一家人一起加了幾個菜好好吃了一頓慶祝。楊媽媽告訴楊小弟,這是一家人團聚后給他過的第一次真正的生日,而不是之前假身份證上的生日,意義非凡。而楊曉青更覺得,自己來深圳二十多年,有17年都處在尋子的緊繃狀態里,這突如其來的“慢生活”,反而是自己卸下找兒子的心理負擔后,終于可以真真正正享受家庭之樂的一個月。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