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 程昆 家有失能老人,高昂的護理費用往往成為家庭重擔。隨著2016年6月全國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以來,失能老人過去“機構不能醫、醫院不能養、家庭無力護”的困局得到緩解。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住深全國政協委員印順提出了《關于完善我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建議》議案,他建議要把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納入“十四五”時期立法規劃,盡快出臺全國性實施管理辦法。此外,還可選擇有代表性、條件許可、風險可控的農村地區開展試點工作。
全國已有49個城市試點長期護理保險
長期護理險(常被稱為社保“第六險”),主要是為被保險人在喪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時,側重于提供護理保障和經濟補償的制度安排。2016年,長期護理險開始試點,以長期處于失能狀態的參保人群為保障對象,重點解決重度失能人員基本生活照料和醫療護理所需費用。
截至2021年3月3日,全國已有49個城市試點長期護理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2億。2020年印發的《深圳經濟特區養老服務條例》,也以特區立法的方式,建立起深圳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其中,第五十一條明確提出,深圳市人民政府應當遵循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原則,構建以長期護理保險為基礎,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商業保險為補充的多層次照護保障體系,為失能人員提供長期照護服務保障。
6年來,隨著各地相關工作的有序推進,印順指出,失能老人過去“機構不能醫、醫院不能養、家庭無力護”的困局得到緩解。但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在制度設計、保障范圍、運行機制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亟待研究解決。
建議應在農村地區開展試點工作
對此,印順建議應把試點6年來的成功實踐和經驗提煉固化為規章制度,在“十四五”期間以立法形式進行頂層設計,重點完善籌資、護理范疇、待遇等政策體系,統一護理需求認定、等級評定等標準,健全護理機構及運行機制,為我國長期護理保險提供法律遵循。
此外,印順表示,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地區目前主要是城市,受益人口主要是城市職工、市民。而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鄉村老齡化水平明顯高于城鎮,老人也是長期護理險更為迫切的需求人群。為此,他建議應在有代表性、條件許可、風險可控的農村地區開展廣覆蓋、厚基礎、實標準的試點工作。
印順還建議要探索創新市場化、社會化機制介入長期護理保險領域,推動長期護理保險形成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支持、個人參與的工作格局。應激發市場活力,運用市場化、社會化機制拉動社會資本投入,帶動產業發展,發揮企業在開發護理產品、參與護理保障方案設計、開展失能情況評審、防控風險、信息系統建設等方面的優勢;發揮社會化機構在護理基金、福利彩票、慈善捐助、義工服務等方面的作用。同時,政府應通過政府采購服務、稅收等政策優惠、推動醫療機構向醫養轉型等方式,為產業資本進入長期護理保險領域營造良好環境。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