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杭州第13次迎來國際人才交流與項目合作大會。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智能制造……布局未來產業的杭州,再一次拋出橄欖枝,向全球人才提供機會、展示誠意。
鼓蕩浙江潮,敢為天下先。從“人才優先”的頂層設計到“破除壁壘”的評價模式,再到“一碼走杭城”的貼心服務,杭州奮勇爭先,帶著連續11年入選“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的成績單,全力打造人才生態最優市和全球人才“蓄水池”。外籍院士、海歸博士、快遞小哥、農創客……不同身份的背后,是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的杭州給予的同等禮遇與包容。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杭州將全方位引才、留才、用才,匯聚磅礴之勢,讓每一點星光,都有照亮未來的力量。
全球化引才 匯聚創業創新的蓬勃動能
主動參與全球人才競爭,提升杭州參與全球人力資源配置的能力,杭州正為全國人才做增量。針對海外引才出現的新挑戰,圍繞全市重大戰略、重大創新平臺、重點產業發展制定人才目錄,精準引才、靶向聚才,杭州選擇主動出擊。比如,與國家外國專家局合作共建全國首個國際人才創業創新園。
又比如,已然成為海歸人才創新創業的熱土未來科技城(海創園)。在這里,人才快速集聚,創新成果不斷涌現,高端產業持續迸發出強勁動能。
“引進一個高端人才、帶來一個重大項目、形成一個產業集群”,杭州的人才工作觀是廣義的。一方面,杭州始終重視發揮平臺的集聚輻射功能,集中建設了一批高水平高質量高能級的創業創新平臺,涵蓋了科教融合、產業融創、海外引才的方方面面——
城西科創大走廊、城東智造大走廊等平臺集聚全市80%以上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創業項目;硅谷錢塘中心等6家海外孵化中心、杭州海外留學人才德國工作站等10家海外人才工作站串聯國際資源;阿里巴巴、網易等知名企業,成為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重大平臺,人才國際化步伐進一步加快;西湖大學簽約百余名學術人才,17位全球頂尖人才擔任講席教授,在站博士后近300人;中科院引力波宇宙太極實驗室(杭州)、中科院系統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落戶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另一方面,以賽會友,百舸爭流。自2015年啟動首屆“創客天下”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以來,杭州堅持擦亮“杭向未來”人才工作品牌,以高端國際賽事和國際人才交流與項目合作大會招攬一流英才。目前已累計吸引58個國家(地區)5770多名人才攜5700多個項目到杭參會。
此外,每年的6月13日被定為大學生 “創新創業日”。今年新發布的“萬朵浪花”全球大學生實習計劃,為杭州吸引到5000余家知名企業、高校院所等發布21.39萬個實習崗位。
聯通長三角的人才云市場,在長三角發展一體化國家戰略背景下,又串起上海、南京等18個長三角節點城市的招聘服務平臺,服務36萬家用人單位,打造出永不落幕的人才招引市場。
多元化成才 釋放萬物生長的澎湃活力
2020年,杭州人才凈流入率繼續保持全國第一。截至今年10月底,杭州新引進35歲以下大學生44萬人,增長19.3%。
大量流入的人才該如何配置?
杭州的答案是,突出市場價值評價,不以出身論英雄。
無論是“高精尖”還是“短平快”。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近年來,杭州憑借不斷完善的人才評價機制,掃除身份障礙,在全國率先開展人才分類認定,“熱帶雨林式”的人才生態得以成形??v向,有學科領頭人、世界技能冠軍級的頂尖人才;橫向,則有物聯互聯、農創文創等各領域的新業態新群體爭相添彩。目前全市認定有A—E類人才4.8萬余人,其中市場化認定1萬余人,覆蓋各行各業。
萬物生長,政策加碼。今年黨中央賦予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光榮使命。杭州圍繞共同富裕新課題,大力實施人才西進工程。
通過在全國首創“鄉村振興人才銀行”,共建服務團隊、創新服務模式、開發金融產品等舉措,大力扶持農創群體。與此同時,“春雨計劃”發布,預計對杭州市委人才辦認定的鄉村人才金融服務授信覆蓋率100%,并在5年內提供不少于500億元的專項信貸資金。
今年,杭州還先后選派了8批870余名科技特派員入駐鄉鎮開展工作,帶動農民參與就業32萬余人次。擁有豐富農技知識的特派員成了村里的“活財神”。
獲評2021年度全球“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的沈亦晨坦言,杭州的科創氛圍、產業布局以及高效友好的政府作風,都是引人扎根的“加分項”。
2019年起,杭州更大膽嘗試面向全球招攬聘任制公務員和特聘雇員,推出專業性較強的崗位,補足發展過程中緊缺的“高、精、尖”人才,尋覓各自成就的雙向奔赴。
朵朵浪花,潮涌錢塘,共向璀璨未來。
人性化愛才
收獲安居樂業的穩穩幸福
在杭州,當一名引進人才有多幸福?小到生活補貼,大到教育、醫療、購房,統統幫你安排。
一個崛起的杭州,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圍繞數字經濟打下的基礎也正反哺著這座城市和她的市民。
人才碼、青荷碼、國際碼、全球碼,針對不同層次人才需求,杭州集成8大類140個子項服務,讓人才動動手指就能享受醫療健康、子女教育、購房落戶等人才服務項目,并且做到即時兌現、一次不跑。
目前,已有25萬余人次通過人才碼兌現各類政策補貼,兌現金額超過32億元。這既是杭州推進數字化改革、全力打造人才發展數智新生態的生動縮影,也是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鮮活成果。
在頂層設計上,杭州注重系統性謀劃,不斷加大人才在杭安居樂業的支持力度,落實“人才生態37條”等政策文件,全力打造“全生命周期”的人才服務鏈條。
“店小二”服務持續優化,人才高度關心的子女入學、醫療保障、車輛上牌等“關鍵小事”得到有效解決,盡可能地為人才免除后顧之憂;杰出人才和青年杰出人才的評選和精心打造的“杭州人才之家”,也積極營造出心安處是吾鄉的歸屬感,不斷釋放溫暖、助力成才。
江河成川,丘起為峰。
當下的杭州,正全面落實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按照“四個杭州”“四個一流”要求,扛起“重要窗口”應有的擔當與作為,為打造更高水平的“創新活力之城”、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城市范例而不懈奮進。(記者 馬夢妍)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