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線上銷售得這么快,明兒一早就送菜上門。”4日下午,南京平樂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馬大平在微信小程序中發布“水八仙”專場拼團鏈接。短短5分鐘,就有40余人參與“接龍”,平均每人下單近7斤蔬菜,蓮藕、老菱、茭白銷量最好。
“菜賣不出去,我急得睡不了安穩覺。”就在前一天,馬大平打電話向南京報業傳媒集團“聽語”熱線電話84686006求助。他介紹,因為疫情原因,合作社在棲霞區龍潭街道陳店村種植的蓮藕、茭白、慈姑等千余畝水生蔬菜滯銷嚴重,待銷產量達2萬公斤。馬大平是地道的農民,以往農產品都是附近商戶上門批發,現在因疫情致使運輸不便,銷路受阻。
接到電話后,“聽語”熱線工作人員迅速將馬大平的訴求上報,市區相關部門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介入協調。棲霞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馬大平向“聽語”熱線求助之前,該局和八卦洲街道就了解到轄區內農戶的切實困難,主動積極聯系多方部門、多家企業,開展各項援助工作,包括在省市公益平臺、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洲野天成”微商城平臺上發布農產品公益助銷活動通知;指導農戶發布線上拼團鏈接,鏈接中詳細羅列產品名稱和特點、待銷產量、活動價格及配送方式等信息;把銷售信息在轄區內1300余個“掌上云社區”居民微信群中廣泛傳播;還盡力把農產品推薦給電商平臺、零售企業和批發商,尋求進一步幫助。
除了馬大平有農產品滯存量較大的困難外,棲霞區收集整理的轄區內滯銷產品名錄和經銷信息顯示,南京市東三鄉農產品專業合作聯社、棲霞區張雷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南京緣派蔬菜專業合作社、棲霞紅杜鵑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農業合作社均存在這樣的難題。據統計,以“陽光玫瑰”“巨峰”“金手指”等品類葡萄為主,棲霞區全區待銷農產品產量達80萬斤以上。
“我們安排保障團隊做好訂單服務對接工作,同時制作發放‘給5個農業經營主體的一封信’,督促企業主把好農產品質量關、選配關、時間關,讓廣大市民能夠安心地選購優質新鮮的蔬菜水果。”該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8月4日,“洲野天成”微商城平臺累計接到234筆訂單,銷售額達2.2萬元,農產品總銷售量達1萬余斤。“水八仙”更是供不應求,市委黨校食堂3600斤、棲霞區政府食堂3000斤……還有棲霞區銀行等多家單位都已預訂。“現在我預訂電話都接不過來了,訂單量太大供應不足,只能往后排隊。”馬大平激動地說。
據了解,除了區級相關部門的幫助,多家農業合作社也積極“自救”,正全力尋找“出路”,棲霞紅杜鵑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發動20余家門店和“紅杜鵑線上生態園”小程序,市民線上下單,線下極速配送到家。截至目前,已配送超60個小區,配送蔬菜超2萬斤。
南京緣派蔬菜專業合作社是我市最大的“陽光玫瑰”葡萄種植基地,600多畝葡萄將于下周豐收,產量達60萬斤。近日,該合作社在“派緣果蔬”公眾號中開啟葡萄團購預售優惠活動,“往年這個時候基本都預訂出去了,今年我們才訂了20萬斤,已經嚴重滯銷了。豐收日即將逼近,我們大幅度降低價格,原價20—40元/斤,現在13克以上一級果只要20元一斤,8克左右的三級果低至8元一斤,盡全力把葡萄送進因疫情影響出門的居民家中。”該合作社理事長周福安告訴記者。(記者肖凡)
責任編輯:Rex_07